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997年4月23──5月3日,由中央党校牵头在张家港市党校举办了全国党校系统"深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研讨会"。中央党校、各省(区、直辖市)党校约80多位同志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对如何深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一、关于"优化课程设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引向深入"的问题。首先,与会者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党校培训干部的主课,应在总体教学中占80%,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中之重,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80%,在总体教学中占60%。为…  相似文献   
12.
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是顺利建设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邓小平同志正985年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6页。以下引证只注页码)“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第227页)自从马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后,马恩以及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都在不断地从各个方面,各个角…  相似文献   
13.
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诸多条件,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重点应放在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上。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含量在70%左右,而我国农业的科技含量仅有35%。就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水平来说,同发达国家相差不是太大的,关键是农业科学技术的管理、推广体制同农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要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含量,加速实现农业的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步伐,改革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农村科技管理体制就势在必行。就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管理方面,山东省章丘市枣园镇作了有益的探索。枣园镇地处平原,是章丘市较为发达…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以"两个必然"、"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无产阶级革命、专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社会历史发展动力"、"战略策略"等原理构成的。我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年以来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些方面都做出了新的发展和贡献。第一,关于"两个必然"问题:恩格斯基于对十九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是同时不可避免的",而在之后的一百五十年的今天,以邓…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揭示了自十月革命胜利以来,帝国主义反共战略的演变,“和平演变”战略的实质、内容和特点,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以及国际关系中反“和平演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两个必然”原理的贡献恩格斯基于对十九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出了这样的科学结论:“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是同时不可避免的。”而在之后的150年的今天,以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基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情况新矛盾的分析,对当代长期并存在的两种体制斗争趋势和发展走向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现在值得注意的新问题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指出,我国社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于共产主义划分阶段问题,马恩列斯以及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经历了由笼统到具体、由直接到间接的思想发展过程。十九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马克思在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必须有一个过渡时期的思想。并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必然过渡阶段的概念。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后,还存不存在继续克服“空想”的问题?对此,有人似乎不以为然,似乎以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科学社会主义已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早已不复存在,因此,再谈“克服空想”未免可笑.其实.随着社会主义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必然存在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克服空想而日趋接近科学的过程.因此在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