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把握实际,也就是把握我们工作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可是,客观实际是复杂多变的,要全面地把握它,并非易事。常听一些基层工作的同志说:做工作要从实际出发,这个道理我懂,可就是“实际”二字很难把握,天天同它打交道,却不一定能了解它、把握它。由此看来,究竟怎样才能把握实际,做到从实际出发,确有研究之必要。  相似文献   
62.
本文分析了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给林彪的信》的具体内容,赞同这封信"是古田会议决议形成的基础"这一理论观点,同时认为,古田会议后,毛泽东于1930年1月5日给林彪的复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批评林彪错误的同时,更希望林彪摆脱悲观情绪,增强革命信心。古田会议决议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毛泽东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3.
李良明 《政策》2003,(2):39-40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对党的性质的更加全面准确的认定,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的特点,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建党思想,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4.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平衡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这个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我们认清中国国情,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早在十月革命以前,列宁根据对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关系及其本质特征和各种矛盾的科学分析,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由此而导致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发生并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列宁的这一思想给予毛泽东一个重要的启示:即革命是在不平衡的状态中发生与发展的.那么,中国的不平衡状态表现在哪里呢?从大革命开始,毛泽东就将他的视角转到了农村,关注着构成中国社会不平衡状态的最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65.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前夕,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合著的《社会主义再认识》出版了。这是一本选题上立意高远,构思上匠心独运的理论书籍。掩卷之际,令人心旷神怡,思绪飞扬! 半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一直深刻地影响着近现代中国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对这一理论的认识与实践,虽然倾尽心血,历经坎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付出过高昂的代价,但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却始终未完全弄清楚。十年改革,风  相似文献   
66.
自红安精神与大别山精神提出以来,学界集中从内涵、特点、价值、传承等向度展开了广泛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值得充分肯定。但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红安精神在大别山精神中所处的方位问题则仍需关注。以中共湖北党史研究室课题组撰写的《红安精神研究报告》为标志,“红安精神”概念命题正式确立,并于2010年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认可,学术界关于其内涵的表述在《红安精神研究报告》基础上逐渐形成共识。“大别山精神”正式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标识性概念则源于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的首次提出。近年来,学术界在围绕其内涵表述展开激烈争鸣的同时,也初步构建出其精神内涵的核心要素。在全局性的大别山历史和整体性的大别山精神中考察红安精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红安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要义,在大别山精神群像中居于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