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6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翻开科学史,可以发现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在动力,就是执着地追求自然科学中所体现出来的大自然的美。现将科学美的几个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2.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专业素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科研能力和职业技能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手段。所以,教师应具有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即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感素养、评价素养和创新素养等要素。  相似文献   
23.
城市的发展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提供更为高级的服务设施。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关注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用生态文明教育公民。把平等的外延扩充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观,使我国在城市的发展中,寻找城市的历史之美、特色之美、生态之美和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24.
网络经济是当今经济时代的特征,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都是网络经济的核心,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5.
人类对自然作用的两面性,实际上就是技术应用的两面性,但技术的本质是人们谋取物质利益的工具。人类面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及伴随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应有清醒的认识。应把安全从技术的附庸变成独立的科学门类,建立起天人共生的和谐关系。从科技发展看,科学技术和人类安全构成要素之间呈现出双向互变的关联性关系。  相似文献   
26.
1994年5月3日,被誉为“世界四大指挥”之一的小泽征尔陪同他86岁的母亲及弟弟踏上了他的出生地——故里沈阳,寻访出生地旧址及指挥演出交响音乐会,小泽征尔曾于1976年和1978年两度访问中国并举办交响音乐会,而这次在自己的出生地演出,则一直是他多年的夙愿。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他的这一愿望终于实现。  相似文献   
27.
对弱势群体概念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界对弱势群体的定义众说纷纭,仍未达成共识。文章认为,对弱势群体应从法学角度将其定义为:在社会转型时期,因社会制度安排等非个人因素而导致的生存、就业或合法效益保障方面处于弱势地位,需要由国家通过法定形式予以救济的人群共同体,所以应将弱势群体的内涵及外延仅限于因制度原因而出现的几类特殊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28.
当前,科学文化正全方位地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并渗透到人类生活、制度和精神等各个层面。文章认为,科学文化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条件,科学文化的进步已经成为影响决策者的思维程序和方法,科学文化也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高了人本身的素质,是对人类社会进步有着重大贡献的文化形态,具有激发思维创新、推动观念进步和改变人类生活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29.
所谓“新经济”并不是一个严格定义的名词,一般而言,新经济是指由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催发的美国新的经济增长。一、美国新经济的理论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得益于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出现了一个“新经济”发展阶段,按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加洲大学  相似文献   
30.
对科技时代伦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时代 ,科技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人们在为一项新科学技术成功而欢欣鼓舞的同时 ,也不得不面对非常严峻的伦理问题。进行合乎人类伦理的科学研究 ,建立道德约束体系 ,使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互渗与交融 ,确立适应科技时代的伦理价值体系 ,把握科技时代伦理问题的新向度 ,是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