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现代政党政治中,执政合法性与执政能力建设始终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变量。简言之,执政合法性属于公众价值评价系统,执政能力建设属于执政党自身行为范畴。任何一个政党执政都必须把公众的评价与自身的行为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当前学术界虽然对此有所研究,然而对于合法性与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问题却鲜有论述,也缺乏深入地挖掘。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执政合法性与执政能力建设的关  相似文献   
12.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各级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是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公共管理”后,再一次正式提出这一问题,它标志着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分析传统公共行政与现代公共管理的区别,认清实现这一转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而进一步探索实现转变的基本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如何准确把握从宪法的高度保护私有财产权的意义?本文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宪政建设的重要方面和客观需要、我们目前私有财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和国际的共识等方面,阐述了作者对这一重大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基础和政治保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协要发挥好作用,就必须树立五种意识。一是树立政治意识。政协地位超脱,立论不立法,建言不执行,参政不行政,相对于党政工作而言,似乎有点务“虚”。但是,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来思考,这些仅仅是工作方式的不同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协就更应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一要主动请示汇报,争取党委的领导和重视。政协要始终坚持重大问题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主动请党委出题目,努力把党委的意识变成政协的自觉行为,使…  相似文献   
15.
现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具体细节上也有可能出现与“科学的意识形态”不相符合的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样存在着“能否保持科学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如今,印度人口已多达11亿,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印度人,且每年新增人口2000万。据美国和英国有关机构的预测,印度在2025—2030年就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建党8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于维护党员权利和集中领导,保证党员在重要问题上的统一行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党内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不可少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8.
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为我们党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提供了最基本的逻辑起点,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明显变化。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任何思维方式都需要发展和完善,不可能一劳永逸。根据党在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时代特点及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在坚持执政党思维的前提下,牢固树立“建设党”的思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不断推进党的伟大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9.
执政合法性与执政能力建设是现代政党政治中的两个重要变量,也是我们当前加强党的建设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把我们党的建设置于现代政治文明发展潮流之中,也才能更加有效地巩固党的合法性基础,更好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执政合法性统一于“为民”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关键是要走出“四个误区”。  相似文献   
20.
提高党执掌信息能力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不仅成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它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能否提高党执掌信息的能力,从而科学、充分地运用互联网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本身也是我们党执政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党必须主动地顺应信息化潮流,充分认清互联网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地位,注重发挥其积极作用,努力抑制其消极影响,使互联网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为此,必须从四个层面下功夫。一、主体素质层面: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信息素质执政能力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党员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