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不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它是"不受制约的权力"的直接体现,是"人性弱点"的外在表现,是"'寻租'市场残存"的潜在刺激,是"制度不完善"的放大因素。只有对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思考,采取相关有力的措施,才能从源头上真正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是农业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探索和完善土地流转新机制、新模式,是优化资源配置,搞活土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因而,明晰土地产权,实行永佃制,创新农地流转模式,完善农地流转机制成为加速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很多,主要制约因素是农村经济体制运行机制不配套.我们要健全农村土地政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规范农产品流通领域,完善农村财政体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落实农村减负工作,切实消除体制性障碍,以实现促农增收,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4.
构建公民与政府的和谐心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述章 《行政与法》2006,1(8):14-16
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公民与政府之间,由于经济结构和利益分配的调整不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心理的一个突出因素。对此,本文论述了和谐心理的含义,结合三个典型的群体性事件,从参与成员心态变化的这个角度提出构建公民与政府的和谐心理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日趋信息化、透明化的时代,政府的回应行为对于树立政府形象显得越来越重要。政府不积极回应势必会给社会、公民带来不理解甚至激烈对抗,使得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也难以发挥主导作用。本文从善治理论入手,采用实证的方法,探讨树立一种新型政府形象的行为之一就是强化政府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