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74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白求恩,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在参加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光荣献身。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使他为中国几代人所熟悉。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医学博士还写过文艺作品,甚至到中国后还抽空写过有关中国的小说。 1940年5月,香港《大路》杂志复刊号上,刊出一篇诺尔曼·白求恩的短篇小说《中国肥田里的秽草》。这篇小说,开始发表在美国《进步周刊》上,是该刊第一次发表关于中国抗战的文艺作品。《大路》发表的小说,是由庄栋翻译的。  相似文献   
42.
正陈毅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将领,也是我党我军的重要领导人,还是一位颇有造诣的诗人。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对国庆之日当然有着特殊的情感。在他生前,曾写出多首赞颂国庆日的诗作,以表达庆贺或瞩望未来之情。内中情感的深切,非一般诗词作者所能企及。这里,我们择选陈毅元帅在国庆日或国庆期间所写的部分诗作,来看看这位开国元帅是怎样表达自己国庆情怀的。  相似文献   
43.
正数年来,笔者几度翻阅著名作家阿英的《敌后日记》,收益颇多。抗战时期,阿英参加新四军,投身革命文艺工作,来到江苏阜宁一带,在苏中根据地生活颇久。他有详细记日记的习惯,给我们留下了研究那段艰难时光中根据地情况大量的珍贵资料,这是十分值得后人珍视的。通过作者日记中对根据地生活的描述,再结合其他资料,我们对当时根据地的民生状态就能有一个感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44.
陈毅不仅是久经沙场的战将,还才情丰富,被郭沫若称誉"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一生留下大量传世诗作,我们今天读到的陈毅诗篇,主要是他在革命战争及和平年代创作的。这些作品内容,或战地描写,或江山赞誉,或战友深情,或标示情操……大都以一种中国古典诗词的体式出现,或五绝、七绝,或依词牌填写;或者干脆借五言、七言律的外壳,抛去平仄格律,以使自己的思想、内容得到更充分自由的抒发。  相似文献   
45.
胡适、聂绀弩关于“怕老婆”的争论 1948年5月6日,《北平日报》副刊刊出了一则报道,记载了胡适对学生演讲的内容,其中引述了这样一段话:“一个国家,怕老婆的故事多,则容易民主;反之则否。德国文学极少怕老婆的故事,故不易民主;中国怕老婆的故事特多,故将来必能民主。”这段话也许是为调节演讲气氛,但从胡适的本意看,他或许不仅是在讲一个笑话。  相似文献   
46.
从许多回忆文章及一些私下口述、日记等看,胡乔木实在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在这些文章里,胡乔木是具有相当阅历和充分学养,同时又对文艺有着敏锐触角的政治人物;在众人的议论里,他的面目有点含混不清,或者有大家厌烦的“左”的腔调,或可跟随政治风云改变自己的原有观点……这些使得他即便有着深厚的文字底蕴(这方面他的功夫过硬,是可以引以自得的),却得不到讨好的结果。哪怕是政治大人物,也不能改变这样的尴尬,这种现象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47.
刘绍棠是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13岁时便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52年高中一年级时,发表了小说《青枝绿叶》,引起广泛关注,作品不仅被臧克家主编的《新华月报》文艺版转载,得到著名作家、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的叶圣陶的赏识,被编入1953年高中二年级语文教科书.刘绍棠也因此被人们誉为"神童".之后,刘绍棠成了团中央的重点培养对象.从此,他便与当时主持团中央工作的胡耀邦有了密切联系.胡耀邦甚至亲自为刘绍棠设计长期创作发展规划.这一规划后来虽因许多客观因素未能实现,但刘绍棠在人生多个重要关头,都得到了胡耀邦的指导和帮助,两人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48.
当前经贸合作是中拉关系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中拉经贸关系实现了十年三个台阶的跨越式增长;2010年中国对拉美地区的投资飙升,成为中拉合作的新亮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了中拉双边金融合作.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工业化模式的转变创造了巨大的资源和能源需求,这是当前中拉贸易繁荣的根本原因.然而,各界对当前中拉贸易关系的繁荣发展评价不一.其中既有“互利共赢”“健康可持续”等乐观主义的正面评价,也有“依附论”“新殖民主义”或“具有南北关系”特点的悲观论调,还有超越上述乐观和悲观两种情绪的观点,即认为拉美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拉美国家能有效利用出口繁荣获得的资金.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工业化进入以重工业重新大发展为主要特点的新阶段,这给中拉关系深入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49.
杨建民 《党史纵览》2013,(12):39-41
1978年7月30日,《人民日报》“战地”副刊刊出了王冶秋纪念周恩来的文章《难忘的记忆》。时在国家文物局任职的王冶秋,在文章第一节披露了周恩来临终前不久通过秘书告诉他的一件事:当年袁世凯称帝时,“筹安会六君子”第一名杨度,最后参加了共产党。周恩来是他的介绍人并直接领导他。周恩来还交代王冶秋告诉上海《辞海》编辑部,《辞海》上若有“杨度”辞目。要把他最后加入共产党的事写上。  相似文献   
50.
杨建民 《党建》2010,(5):64-64
说起“活叶文选”,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早在1919年,商务印书馆就出过一种“商务活叶文选”。当时出这套“文选”,大约只是从其方便便宜,于普及有帮助着眼。所选的内容基本是以秦汉以及唐宋八大家为中心的古人名篇佳作,略作注释,以求疏通。这样一册一篇两篇,人们读起来容易专心,收获也会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