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100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统一战线是我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统一战线已经从革命的统一战线发展为建设的统一战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向富强.……  相似文献   
152.
经济发展促动社会变迁,而伴随社会变迁涌现的新潮流,也为新经济的成长提供了土壤。近年来,年轻人等群体崇尚个性,追求自我,在兴趣爱好和社交方式等方面呈现新特点。这些群体规模逐渐壮大,消费潜力开始释放,由此催生出卖萌经济、单身经济、社恐经济等新的经济业态。  相似文献   
153.
“做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花样好”;“把泡沫做大,但没有把事业做大”……在基层,一些干部不在本职工作上花心思,反而不遗余力“搞花头”,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甚至导致基层工作脱实向虚,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54.
155.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法治困境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思斌 《法学杂志》2012,33(3):106-111
我国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凸显了对法治规范的迫切需求。以法治理念观之,我国慈善领域存在立法层次低、专门性法律缺乏、现行制度对慈善事业限制过多以及政府与社会的权界尚未理清等问题,造成慈善事业公信力普遍弱化、法律激励慈善捐赠的功能没有充分实现等困境。在法治理念的指引下进行慈善法律制度的重构是走出慈善事业发展困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6.
157.
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难点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印两国关于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RTA)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尚未进入政府间的谈判,要建立RTA还有不少难点与挑战。主要是历史及边界遗留问题、现实产品市场竞争及能源竞争问题、预期利益分享的计算问题等一时难以逾越的障碍和挑战。在现阶段仍可从以下方面多做些工作:完善两国政治及军事交流与合作机制,理性疏导两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在涉及各国国内敏感问题时应给予相互尊重,加强双方在关税和非关税领域合作力度,完善双方已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专业人才交流与培训,等等。  相似文献   
158.
159.
杨思基 《湖湘论坛》2010,23(6):53-58
广松涉通过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拜物教理论和现代西方哲学有益成果的析取和借鉴(如认知心理学和海德格尔的"常人"思想),力图对日常意识的构成机制和局限做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与说明,以人类实践的历史性、文化性构造来说明人的认知关系构造及主客观的关联统一,从而科学解释日常意识的"分节"状态、认识局限和意义。但他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主体的身份角色、"四肢结构"认知框架和日常意识的视野,总体上仍然是由人们物质生活发展的历史条件所规定和制约的,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是人们的物质性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观念和意识,而绝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160.
灾区房屋损失抽样评估方法应用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有“无灾不成年”之说。每年,自然灾害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在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中,房屋损失所占比重较大,对灾区群众的生活影响很大。据有关方面统计:一般年份,全国因灾倒塌房屋300万间;大灾年份,倒塌房屋在500万间以上,如1991年因灾倒塌房屋500多万间,1998年则达到了800多万间。近年来,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个别受灾地区统计和上报的房屋损失数量偏差较大,也就是房屋损失信息出现“失真”现象。分析原因有两类:一是现行灾情统计制度的缺陷、基层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偏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