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法律   48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隋唐王朝在中国封建史中是相当富足的两个朝代 ,其先后由盛变衰的过程令人深思。从某种意义上说 ,隋不是亡于国力的衰弱上 ,而是亡于缺乏必要的权力制约机制。唐以安人、节俭、纳谏和思危总结了隋灭之因 ,却最终无法避免帝国崩溃之命运。皇权对于官吏权力的制约通过其评价、协调和惩治功能表现 ,宦官制度和特权主义的存在削弱了皇权的控制力 ,并导致官吏层面上的大面积腐败。封建统治者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在封建专制制度下 ,既不可能于社会中建立起一种由下而上的防止统治权力腐败的监督系统 ,或于政权内生长出一种由上而下的权力制约机制 ,也不可能在反腐倡廉方面形成持久且行之有效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62.
一个国家的腐败总是与这个国家在文化上的缺失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们为何要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原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应是渗透着现代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的先进文化,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反腐倡廉并不只是执政党内部之事,它与社会的综合治理联系在一起,是社会改造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3.
2011年腐败的新特点全国2情01况1年看是,官中员央腐继败续级加别大高反、腐贪败腐数力额度大的和一"年群。蛀从"现象严重的特点依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该年的腐败还表现出新的年度特点。第一,一批省部级高官因贪腐行为被惩处。如,死广东缓省二政年协,剥原夺主政席治陈权绍利基终因身受,贿没2收95个9.5人万全余部元财被产判;浙江省纪委原书记王华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相似文献   
64.
<正> 年前,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中国东方文化研究院法律文化分会联合举办的“宪法比较研究”理论研讨会上,与会的中外学者围绕着宪政的概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所论及的观点涉及到宪政的性质、结构、特点和定义及与宪法的关系等方面。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宪政概念的内涵“宪政”(constitution government)一词源于西方,在英文中意指以宪法为依据的民主形式。亚  相似文献   
65.
目的:收集不同产地酸枣仁样品,比较各样品的质量,为制定酸枣仁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及仪器分析的方法测定不同产地酸枣仁的水分、灰分、浸出物、粗脂肪、粗蛋白、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脂肪酸.结果:不同产地酸枣仁在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酸枣仁的种质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6.
<正> 现在一个流行的提法是“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法制(或法治)经济”而认为计划经济则是“人治经济”。 笔者认为,这个提法的准确性尚可推敲。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简单地同人治与法治相对应、相区别,是不尽然的。市场与计划是国家调整经济运行的两种手段,在解决生产和需求之间的探索,计划经济一般不强调市场的需要,而将关注点置于社会资源的最大利用方面,依生产的多少来决定分配的数额。在这一管理形式下,财富的充裕成为产(商)品生产行为的目的,产量成为统一计划的核算内容。计划经济并不一般地否定法制的意义,恰  相似文献   
67.
谈法理学的社会功用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林喆副研究员任何理论都有其社会功用。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学科因其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而居于整个理论体系的不同层面,它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功用。法理学的诸学科亦然。法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法理学即是通常所说的法基...  相似文献   
68.
<正> 1993年11月10—1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在上海举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来自京、豫、苏、沪等地区高等院校、科研、出版及实际部门的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深入,理论界已从“是否需要市场经济”问题的讨论转向“怎样规范市场经济”问题的思索。今后几年,税制、财政、金融、外汇管理、外贸等领域的全面改革将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目前经济发展波动幅度过大的重要原因在于后备政策和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缺乏现代化的市场体系、管理体系和规范体系,证券、期货等市场已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突现出市场经济本身的自由性和无政府性,它使得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控制成为必要,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包括宏观的后备政策和强有力的法制系统在内的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69.
法需要是法哲学的基本范畴,与法满足范畴相对应,在整个人类需要体系中,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属手段需要范围,是连接第一需要和目的需要的中介。由法需要到满足的运行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法需要的定在、外在化和实现。  相似文献   
70.
思维模式指主体认识过程中特定的稳态格局与秩序。思维模式的建构在个体与群体两个水平上进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个体先天地继承了类的机体结构,并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基于它而逐渐建构成特定的思维模式,其中渗透着客体环境的重要影响。群体思维模式的建构则与类或个体机体的发育进化没有直接联系,后者只是为它提供了一种物质前提,而主要取决于特定的生产关系、社会政治制度及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个体思维模式与群体思维模式始终处于一种既相冲突又相统一的矛盾状态,其实质隐含着主体与客体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