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24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林海 《法律与生活》2014,(23):54-55
正与佟柔、江平并称"民法界三大泰斗"的谢怀栻已离世11年有余。谢老的一生,见证了不同时代的法律变迁,并始终坚持自己的法律理念和法治理想。为救国弃工学法1919年8月15日,谢怀出生于湖北省枣阳县。1937年高中毕业后,他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据他的女儿谢英回忆,抗战爆发后,谢怀栻崇尚"从文报国"的思  相似文献   
52.
林海 《检察风云》2013,(1):30-32
萨科齐或许是法国历史上最热爱诉讼的总统。这位23岁开始执业、27岁即成为事务所合伙人的律师,从未放过任何一个利用诉讼进行斗争的机会。他曾经主持过著名的“清泉门”审判,将前总理德维尔潘送上被告席。他曾经因法国TearProd公司将他的肖像做成供人插针泄愤的“巫毒娃娃”,而提起维护肖像权之诉。  相似文献   
53.
54.
他是法官买卖制度的支持者 1705 ~ 1708年,孟德斯鸠在波尔多大学法律系就读.这所创立于1441年的法律系设在一座陈旧的建筑中.当孟德斯鸠入学时,几经动迁的校园仅有20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不过,相比每年不到80名的学生,校园的大小倒合适.据孟德斯鸠回忆,学校的大门朝向鲍特巴斯街,门楣上装饰着波尔多城的徽章.进门穿过院子,便来到常年开着五扇窗户的大教室.当时的课程安排得很紧,上午8~11点为第一堂课,下午13 ~ 16点半为第二堂课.  相似文献   
55.
林海 《民主》2014,(12):52-54
<正>中国人自古十分注重承诺,"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诺千斤"等,都是中国人对诚信鲜明的态度。《庄子·盗跖篇》有这样一段记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这则故事后来演变成成语"尾生之信"和"抱柱之信",用来形容坚守承诺,忠诚不渝。《史记》中有"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的说法;嵇康《琴赋》写道:"比干以之忠,尾生以之信";  相似文献   
56.
当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于公元前106年出生时,罗马共和国已经成立400年了。罗马共和国是贵族的天下,出生于骑士阶级的一个富裕家庭的西塞罗作为非贵族出身者,突破各种樊篱,成为一位著名的法学家与辩护律师。而他所著的《论法律》更是集当时法律思想之大成,成为后世自然法传统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57.
2008年,三聚氰胺,一种鲜为人知的化工原料,损害了29万多名宝宝的健康,击垮了一个经过50年打拼树立起来的知名品牌———三鹿,在中国食品行业掀起了滔天巨浪,导致了国民对食品安全的忧虑和质疑———  相似文献   
58.
一个真正好的社会,既不允许少数人的专横,也不允许多数人的暴行。不过,“人肉搜索”作为众口铄金的现代版本,似乎并不能简单地贴上专横或暴行的标签,其背后复杂的经济和文化机理,几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无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59.
林海 《检察风云》2012,(23):40-41
2004年5月5日《新京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死囚刑前检举换来缓刑"的报道。报道称,湖南长沙一名即将被执行死刑的犯罪分子提供了一起恶性杀人案件的重要线索,使一件历时数年未查清的人命案成功侦破。因检举立功,对这一犯罪分子,法院作出了由死刑改为死缓(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判决。根据这则新闻的标题和内容,可以发现记者很可能弄混了缓刑和死缓的概念。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缓刑的适用范围规定为,"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这就意味着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60.
"政府无权送我们出国去杀人" "申克诉美国案"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德国海军潜艇无差别攻击的加剧,美国军舰和商船越来越多地受到威胁.1917年4月6日,美国向德国宣战.5月1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推动议会通过了著名的《选征兵役法案》.根据此法,美国所有21岁-30岁之间的男子,在可能条件下必须到所在地区登记报名参军.通过这一法案,军方希望使10 0 0万适龄男子接受登记,并从中抽出50万左右的兵力参加对德作战.少数国会议员对这一法案投了反对票,他们主张征兵和征兵相关的登记都应以自愿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