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49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有关部门、有关协会、企业和专家对草案的意见。法制工作委员会还到北京等地进行调研,并就草案主要问题同有关方面交换意见,共同研究。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于10月27日召开会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意见,对草案进行了逐条审议。  相似文献   
92.
现代行政法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种形态:第一形态以“国家行政权——公民自由权”为主轴。第二形态以“自由权和社会权——国家行政权”为主轴。第三形态以“自由权和社会权——公共行政权”为主轴。形态的变化揭示了我国行政法通过权利保护范围与权力主体结构的交替延展得以进化的规律。从阶段上讲,现代行政法在我国已经完成了从第一形态到第二形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93.
江必新 《人民论坛》2012,(33):44-4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凸显了党中央对法治国家建设的高度重视。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在规则治理上下功夫,在中国特色上费心力,在加快建设上用力气,在全面推进上做文章,在有效治理上见成效。要把"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公正"、"诚  相似文献   
94.
95.
马克斯·韦伯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一位伟大的社会学家,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德国又一位才华横溢的思想家。他被称为是“现代社会学领域里个人影响最大的一位学者”。②韦伯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和斯宾塞创立的社会学,最先尝试建立系统的法社会学。他明确指出,法社会学是社会学理论的中心问题。韦伯的法社会学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经济与社会》这部被称为“社会学巨著”中。③在《经济与社会》这部著作的第一部分,韦伯阐述了理想类型的体系,其中,统治的类型情况集中地表达了韦伯关于统治类型的学说。在今天,重温韦伯关于统治类型…  相似文献   
96.
依法办事理念作为法治公信力建设的关键所在,应当受到认真对待,在解释学的阐述下,其将展现出全新的、非简单化的意蕴。在严格依法办事的主体上,应在执法者、司法者之外增加公民与其他社会主体,并坚持一种“交互主体性”的法律实施观。在严格依法办事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严格规则主义与法律解释、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并创新法律实施机制。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对象上,应处理好“恶法”实施问题及法律体系与体系外规范的关系,并开展依法治法、法典化运动,重点解决有法难依问题。严格依法办事的良性运作需要我们在法治现实主义的引导下,坚持良法之治,走一条“经由形式正义的实质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97.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的要义是实现国家治理活动的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也就是实体和程序的全面制度化。而古今中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将优良的制度文而化之,才能最终实现治理目标。因此,制度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要求。  相似文献   
98.
论公共利益     
《物权法》的出台和实施,使公共利益限制财产权的问题又一次引起法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公益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证实的;公益的内容由公益的受益者的数量和利益的品质来决定,但归根结底是由利益的品质来决定的;公益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限制私益(尤其是财产权)的,只有在识别不同情形中的公益以及私益代表的不同公益的前提下,对两者进行比较并发现公益在"质"和"量"上有相对优势的情况才有适用性,其中,还会受到比例原则、补偿原则和辅助原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江必新 《红旗文稿》2012,(13):28-30,1
如何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在《社会管理科学化刍议》中强调,需要统筹十个关系:发展、稳定与法治的关系,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社会管理主体与被管理主体的关系,社会管理目的与社会管理手段的关系,政府管理权与公民生存权、共享权的关系,社会管理的有效性与可接受性的关系,社会管理与管理社会管理的关系,法律手段与其他手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
行政行为效力判断是对意定主义模式下行政行为产生的“相当于法律的效力”是否认可的问题。合法性只是效力判断的一个基准而非全部基准,是进行判断的重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一点决定了效力判断不可能是一个在合法性与效力之间进行简单比照的过程,而必须综合考虑行为与结果并存的二元化对象基准、主客观对立统一的要素基准以及法、理、情互补的逻辑基准,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瑕疵衡量、利害衡量、价值衡量等规则进行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