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科学认识司法的内在精神和本质特征,是司法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基于此,着重探讨司法裁判性与服务性、独立性与监督性、职业性与大众性、被动性与主动性、中立性与倾向性、终极性与再启性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司法复合性质的剖析,力求实现其两两相应的和谐与统一,以"和谐司法"为当下中国的司法改革问方抓药。  相似文献   
62.
社会转型致使中国正处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如欲标本兼治,就应当站在法哲学的高度,辩证施治:在情理法动态平衡中完善释法说理机制;以法律功能二元论为导引创设社会风险评估法律体系;依司法权特质区隔司法调解与非司法调解以优化法律判断路径;在三位一体新程序理念下重塑法律协作关系模式;奉执法之互动与人本理念强化民意表达释放机制。  相似文献   
63.
论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和迈向21世纪之路的必然选择.法学教育作为传播和交流治国之学的科学活动,要承担法治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本文从依法治国、科学技术大发展、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和知识经济五个方面阐述了新世纪对发展法学教育所带来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对改进和加强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4.
论法治社会的法律统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律统一是法律统一性和法律统一化的内外结合 ,具有显著的理念性、专业性和动态性。法律统一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前提。然而 ,在当今中国 ,法律不统一构成了法治社会建构的巨型瓶颈。本文分析了中国法律不统一的深层原因并指出了法律统一的基本路径和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65.
论中国法学研究性学习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今中国法学教育存在的种种困惑和症结,有必要探寻一条以研究性学习和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的改革新路,在定位上应领悟法学人才境界培养的奥妙,在思维上须突破成文法系法律模式的制约,在重心上要克服科研与教学相脱节的偏误,在理念上得走出盲重知识轻视能力的迷失,在方式上能填补大众口味与精英化的鸿沟.  相似文献   
66.
宪政规律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文章通过考察世界宪政发达史,从纷繁复杂的宪政现象和宪法规范中高度抽象地总结出宪政制度构建及其运作过程所具有的一般属性与普遍规律。认为就立宪规律而论,宪政经历了从人权立宪—政治立宪—经济立宪的漫长演进过程,并正向知识立宪过渡。而从单纯地控制国家权力发展到既控制权力、又保障权力高效、民主地运行,体现出一条普遍的行宪规律。护宪规律则集中地表现为:违宪审查活动从自发到自觉以至制度全面理性化;违宪审查主体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以至组织机构专门化趋向;违宪审审查方式从多重混合审查模式趋近于司法诉讼程序化  相似文献   
67.
武汉大学在1979年恢复法学教育以后,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本文回顾和总结了武汉大学法学院教师在法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的主要贡献:主要包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广义国际经济法学、新中国大国际私法学等二级学科的创立,国际投资法学、国际组织法学、区际冲突法学、欧盟法学、新中国比较宪法学、新中国比较刑法学、国际环境法学的构建,以及在一些重要法学领域提出的若干有影响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68.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而法理念的转变与更新则是通过法治来构建"两型社会"的首要步骤.本文将当下中国法治理念的每一个层面分别同"两型社会"的内在特质融会贯通,提炼出五项"具体法治"理念用以指导"两型社会"的法治实践--环境法治、生态利益、公平效率、和谐发展、执政效能.  相似文献   
69.
论农民平等发展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民问题的本质在于农民的平等发展权能否得到实现,使农民获得参与发展、促进发展和享受发展的均等机会。农民发展权要求进行社会利益的优化配置与制度重构,以自由、公平与和谐的法理念来创构农民法律新秩序。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