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几年,失业下岗问题已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应当看到不同地区的失业下岗状况具有不同的特征。判断一个地区失业下岗问题的程度,不能仅仅依据其数量,还需要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各方面以及失业下岗人员自身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失业下岗问题,科学地判断其程度,以便冷静地采取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2.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协议属于行政协议的范畴,现行法律仅规定了行政主体履行协议失当时相对人可提起行政诉讼,但相对人不履行协议时应如何规制却付之阙如。在规制路径选择上,学界纷争频起。通过系统梳理辨析,以非诉行政执行程序作为规制路径是可欲的。法院应重构以听证为载体的准诉讼化实质审查模式,重新定位具体审查程序、审查强度、审查主体、审查期限以及审查方式,并需引入听证笔录的案卷排他原则。  相似文献   
73.
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庆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剖析,本文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庆模式是勇敢探索,是破冰之举,对于解决区域内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问题,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进城,尤其是转换已在事实上进城的农民工的身份,保护进城农民的基本权益,提高现实的城市生产效率,稳定城乡社会秩序等,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辨证地看,重庆户改基于现有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框架,利用和固化市民相对于农民的福利优势,吸引农民退地进城落户,虽然能够有效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但却未能全面释放城乡生产要素的生产力,不利于进城农民持久分享农村土地权益,强化了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力,与实现公民自由迁徙和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基本方向差距较大,应当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相似文献   
74.
李海用 《法制与社会》2012,(24):239-240
本文从一个具体的案例出发,阐述了效力待定合同的认定及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情形,期盼在审判实践中能够正确认定合同的性质,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5.
本文主要从股权管理、法人治理结构、母子公司体制、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对提高企业集团整体协同效应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76.
扩大消费需求、发展开放型经济,是新形势下商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四川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张,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构建新型现代流通体系、现代市场体系、贸易促进体系、投资促进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有利于形成流通带动生产的发展理念、扩大四川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四川产品开辟国际市场和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  相似文献   
77.
李玉用 《唯实》2012,(12):22-25
道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既有悠久、良好的理论传统,也有其主动、积极的客观实践。江苏茅山道院以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中心,探索道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实践空间,一方面深化道教现代转型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道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78.
千百年来,人们都从思想价值及史料价值上研究《颜氏家训》,而很少从文学的角度来探讨它,本文从形象性、情理性和审美性三方面对《颜氏家训》的文学特征加以探讨,以便对它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9.
四川外向型经济人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向型经济人才是整个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外向型经济人才建设事关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大局。四川发展外向型经济先天不足,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必须从外向型经济人才建设做起,打牢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80.
审判方式改革问题是相当一段时间内法院工作的热点问题。全省各级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刊也曾经不吝版面,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可以这样说,目前有关审判方式改革的基本问题已经比较清晰,今后,我们要致力于审判方式改革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以更有效地推动这项工作的发展。本期刊登的史兴用同志的文章探讨了贯彻会议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较有见的,令人深思。欢迎大家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