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主权观源于西方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让博丹提出的。近现代国际法理论和实践普遍比较接受的一种观点是:“主权是国家的重要属性,指国家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力。具体表现为对内的最高性,对外的独立性。即国家对其领土内一切人和物及领土外的本国人享有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上是自主的、平等的。”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对维护本国秩序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传统的观念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国际法的发展,有的国际法学者甚至认为国家已丧失了主权。国家有没有主权?这是一个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22.
论执政党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三忠  洪萍 《求实》2004,3(5):15-17
法治建设离不开执政党的政治权威 ,执政党的政治权威必须建立在合法性基础上。执政党政治权威应通过非政党式竞争选举制、执政党官员的任期制、执政党内的权力约束制度和执政党活动法制化与政治责任制度来实现。  相似文献   
23.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利益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涉及劳动人事关系与利益的争议越来越多。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帮助教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是高校工会的根本职责。相关法律赋予了工会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的权力,因此仿效企业,成立高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通过调解、和解的方式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合法、有序的教育教学工作环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