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2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监狱行为作为社会和谐机制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惩罚和改造罪犯,以恢复被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监狱行刑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效果,需要尊重的观念文化、制权的制度文化、自治的行为文化和人性化的物态文化的支撑。为此,建设监狱文化需要着力确立人权观念、改善行刑关系、科学行刑手段、改造行刑环境等。  相似文献   
42.
刑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监狱行刑必须以惩罚为前提。但由于监狱的惩罚性权力如同一把双刃剑,用之不当会对监狱行刑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作为行刑机关的监狱对这种权力的运用要慎之又慎,重视这种权力运用的合法性、节俭性和对罪犯权利的保障性。  相似文献   
43.
复和正义和刑事调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犯罪自产生以来 ,其恶性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加大 ,相反 ,人类用于对付犯罪的刑罚手段却渐趋轻缓和文明。毫无疑问 ,到目前为止 ,刑罚仍是对付犯罪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审判也是解决犯罪问题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建立在报应基础之上的刑罚 ,本质上是一种“以恶制恶” ,因此 ,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由此 ,在处理犯罪问题时需要引入复和正义 ,并进一步扩大刑事调解范围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青少年暴力性犯罪的形势日趋严峻。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将青少年犯罪分为家庭维度、学校环境、社会交往、心理特征和悔过心态五个方面,发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家庭结构不甚完整、辍学率高、交友盲目的特征。为探寻暴力罪错的深层原因,将青少年暴力罪错和其他犯罪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者在心理特征层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易冲动、道德责任意识淡薄和以个人为中心的权力崇拜是暴力罪错青少年典型的心理特征。而家长管教方式的非理性、法制教育的严重缺乏和交友的盲目性与心理特征呈现暴力倾向存在可预见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为了有效地防治青少年暴力罪错,应当给予其更多的关爱,重视法制教育,加强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45.
<正>专题三:对弱势群体犯罪的刑事政策皮艺军:宽严相济的提出,其实是对过去一味严打的矫正,法律没有什么时严和时宽的问题。张远煌: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前提下,对弱势群体的犯罪要切实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一般情况下要尽量从宽、从缓,才利于体现刑法公正原则。毕竟,这个群体的犯罪有着现实的制度性原因,跟传统的抢劫、杀人、纵火、强奸犯罪,在起因及人身  相似文献   
46.
劳教制度的废止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具有鲜明的法治意义.这不代表其毫无价值可言,应筛选、利用好劳教制度的遗产,尤其是管理经验和场所、人力等资源.劳教制度废止后,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制度空隙,需要相关制度的修正和跟进.诸如强制禁戒、收容教养等专项矫治方法,应利用劳教废止的机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像社区矫正这种性质不同的制度,也需要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刑事处罚和治安管理处罚的良好衔接,构建起统一的违法犯罪矫治体系.在整个过程中,应遵循法治和人权观念,完善程序设计,严格限制行政和司法权力,杜绝“类劳教”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47.
狄小华 《检察风云》2011,(20):20-21
在监管场所“深挖”犯罪线索,虽然不是新鲜事,但如上海政法部门那样组织化、制度化,坚持十年不间断地推进这项工作的,恐怕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如同“深挖”这一词,深挖工作起初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犯罪线索,但“深挖”工作的实践所展现的价值,  相似文献   
48.
在监管场所深挖犯罪线索,虽然不是新鲜事,但如上海政法部门那样组织化、制度化,坚持十余年不间断地推进这项工作的,这在政法战线也是难能可贵的。深挖工作的实践所展现的价值,已不仅仅在于获得更多犯罪线索,还在于它在促进对象矫治、场所安全与社会和谐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9.
个人信息的程序性保护不同于宽泛意义的法律程序,而是指数据处理者实施处理行为前,应当向利害关系人提供的必要程序,以有效约束数据处理者,从而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预期利益。当前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中,确权授权机制存在固有局限、知情同意规则的效果被弱化、数据利益的分配失衡等情况表明,个人信息的程序性保护亟待加强。三种类型的数据正义理论为个人信息的程序性保护提供了较为体系化的理论支撑:以工具性的数据正义拓展确权授权机制,以程序性数据正义支持个人信息决策理性,以分配性数据正义均衡利益分配。结合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实践,个人信息的程序性保护可在三个方向上予以加强:细化公示公开程序以配合确权授权机制,强化知情同意程序以制约数据处理决策,完善影响评估程序以协调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