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东西部都市区的治理水平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主要缘于政府间是否构建了网络化关系.因此,对大都市治理与网络化政府间关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奥斯本与盖布勒合著的《改革政府》描述了美国各级政府如何改变传统上沿袭下来的官僚模式,使政府更具有灵活性、创造性和企业精神。我国在政府转型过程中,应准确界定新政府的职责,处理好政府对公民的民主责任、公共财产合理处置等转型期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3.
凭借陆缘、临海、华侨和文化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一直领先于中国其它省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出台后,福建、广东、海南和云南等省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和文化交流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广西在陆缘、临海和华侨等方面的优势被不同程度削减,广西-东盟贸易在整个中国-东盟贸易中的相对地位持续衰落.目前,广西在文化产业方面尚独具优势,广西对接东盟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将决定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层次建设进程中能否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广西必须在准确认识对接东盟文化产业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广西对接东盟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4.
数字治理理论是数字党建的行政学渊源。分析近十年数字党建的演进情况能够发现:数字党建的演进包含五个环节,其演进有助于推进理论创新、优化政治生态和基层党建工作。数字党建具有革新性、目的性、开放性和整体性,其运行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原党建形式适应者的反对;部分人员对数字党建成效存在质疑;"人亡政息"现象的出现;党组织之间的协同问题。数字党建会在基层党建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这一发展趋向的实现有赖于数字党建运行过程中所面临困难的消除。  相似文献   
25.
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国家公务员的腐败问题却一直难以解决.对现阶段中国公务员腐败的一些主要形式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腐败的主要成因,探索腐败防治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在数字治理“浪潮”中调适政府边界有着深刻的内涵,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现实性和发展性的特征。调适政府边界对推进治理现代化进程具有明显影响,这种影响源于:数字治理不同阶段对政府边界及治理能力、水平的需求不同;调适政府边界有助于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数字治理“浪潮”中针对现实需求准确地调适政府边界从而显著推进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明显的可能性。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治理主体准确确定政府边界的范围;分项完成不同阶段的治理任务;革新治理理念并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数字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7.
党组织、政府部门、公益部门、私营部门和公民都是数字政府治理主体,政府部门在传统治理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数字政府治理结构的演进包含5个环节,这一演进有助于推进理论创新、优化政治生态、加快数字政府治理进程并同时规避"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其具有革新性、目的性、开放性、整体性和形式差异性等特征,演进趋向是建立系统权变治理结构。数字政府治理结构演进的动因存在于治理组织内部和外部,这一演进面临一些困难:现存治理结构适应者的反对;部分人员对系统权变治理结构的成效存在质疑;治理主体之间有待进一步强化协同效能;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有待进一步提高交流效能。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分析,能够发现推进数字政府治理结构演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8.
29.
曹冬英  王少泉 《前沿》2013,(9):25-29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学者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及中国行政改革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进行的研究较少,部分学者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极少有学者关注过"当代中国行政文化与行政改革的相关性"这一问题。实际上,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对中国行政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行政改革开展了30余年的今天,对中国行政改革方向和具体措施影响力最大的行政文化是集权型和分权型行政文化,这两种行政文化在行政改革进程中相互博弈——主要发生于中国政界和学界内四类持不同行政文化观的群体之中,这种博弈将促使中国的行政改革和行政文化朝着在"适度分权"和"适度集权"之间"摆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0.
曹冬英  王少泉 《创造》2023,(11):49-52
<正>当今世界存在两种现代化道路:欧美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将资金、技术等集中于能够快速提升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和领域,并借助科技、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本质上是依靠极化效应实现现代化目标。与欧美式现代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除在国内层面基于极化效应、扩散效应提升现代化水平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