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迄今已经30多年了。经过历史的检验,该决议的基本结论如今依然能站住脚,其关键就在于邓小平围绕"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一主题,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历史主义原则。从1980年3月到1981年6月,邓小平在主持起草历史决议过程中,提出了起草决议的三条"总的原则":第一,确立毛泽东  相似文献   
32.
王春玺 《探索》2005,42(3):8-12
和谐是我党所要实现的最高纲领———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动态实现的过程。新一代中央领导并不回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同阶段可能存在的矛盾与不和谐状况,而是务实地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思路。我党不仅提出了价值层面的和谐社会目标,而且将其落实到社会主义制度层面和可操作的运行机制层面,使之与党的最低纲领、党的执政能力结合了起来,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现实的路径。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通过新时期党的最低纲领即三个文明建设来实现。其次,从执政党的角度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五个方面思路和措施。再次,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33.
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七大,历次党代会报告的主题一直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系统阐述了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二是今后还要不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也就是旗帜和方向问题。三是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也就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思路问题。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实际上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确定了主题。  相似文献   
34.
以人为本的理念,执政为民的情怀,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活动的始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143次: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提到“人民”一词有136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出现了145次。对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最经典的概括,莫过于胡锦涛同志所说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5.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扩大当代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重大课题,针对大学生政治参与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如大学生公民参与的主体性条件欠缺、参与渠道比较狭窄、参与存在无序现象等,扩大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可以从国家、社会、学校三个层面入手:应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制度供给及政策引导;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大学生政治参与中的作用;通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断优化大学生的主体性条件。  相似文献   
36.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是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的重要举措。党代表任期制在全国推行4年来,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也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其中,既有体制机制的配套问题,也有一些理论问题有待厘清。推进和完善党代表任期制的关键是为党代表提供体制和机构平台,使之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王春玺 《人民论坛》2012,(Z2):34-35
公众推举的第三难题:如何让底层公众买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总得票率:86.75%紧迫程度4.05复杂程度3.73尖锐程度3.23关注程度3.95(最高值为5,最低值为1)入选理由:新中国在各项事业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已成为让底层公众难以承受的新"三座大山"。十八大报告: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相似文献   
38.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演变大致经过了两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召开,邓小平、江泽民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使党的发展观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39.
时代精神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并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和信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通俗地讲,时代精神反映了“大势之所趋”、“人心之所向”,深刻影响着社会历史进步的方向和时代发展的潮流。科学发展观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时代精神。它顺应了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改革的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正确回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要求。  相似文献   
4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改变一定时期内党中央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央领导体制人手进行改革,进一步倡导建立了中央集体领导的运行机制、领导体制和监督机制,基本上形成了新时期中央集体领导的制度框架.邓小平在其中的贡献主要包括:在中央健全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集体领导运行机制;改革党中央领导体制,以总书记制取代主席制,限制党的最高领导者个人的职权;从横向和纵向上增设中央领导机构并划分其权力范围,从而保障中央有效实施集体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的集体决策和集体监督职能,保证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实施集体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