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7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们现行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唯一合法的执政党,离开了这个前提,其他药方都很难开出来。 不能离开国情谈党的建设,同时应该从历史经验中学习有用的东西。吸取中国历史上的经验,建立中国特色的权力制衡体制或许是反腐倡廉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途径,可以解开许多疑难症结。  相似文献   
22.
乡贤胡乔木(1912—1992)是江苏盐城人,虽然按当下的区域划分,乔木出生地是盐城市所属盐都区张本村人,我是该市所属建湖县人。但在清代及民国年间,盐城地域辽阔,1942年新四军挺进盐城,建立抗日根据地,为便于管辖,开展游击战争,从盐城县中分出建阳(1950年因与福建建阳县重名,国务院令改名,县政府召开座谈会,因县属建阳镇,是南宋民族英雄陆秀夫故里,县治所在镇名湖垜,故改名建湖县)、射阳、南阳(即今大丰等县)。余生也晚,知道乔木大名,是解放初上初中时,政治课必读教材是乔木著的《中国共产党三十年》。授课老师是盐阜地区著名的教育家、老共产党员杨学贤先生(已故)。他告诉我们,乔木是党内大秀才、理论家、毛主席的秘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是他加工整理成文的。又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我们盐城有二乔--胡乔木、乔冠华(乔冠华是建湖县乔家舍人)。胡乔木原名胡鼎新,后改名乔木,乔冠华也写得一手好文章,笔名也是乔木。毛主席曾问他俩,谁先署“乔木”这一笔名写文章的?胡乔木回答是他,毛主席便劝乔冠华以后别用这个笔名了,他自然遵命。教我们英语和生理卫生课的蔡仲勋老师(已故)也曾在课堂上说:胡乔木的父亲胡启东先生(1885—1957)与我很熟,三十年代时我们曾在盐城县政府主持下续编盐城县志,在一个饭桌上吃饭,他为人谦和,学问好,诗也做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难怪胡乔木文章写得这么好,他有家学渊源嘛。  相似文献   
23.
居京识小录     
城市何处有山林所谓城市山林,就是城居乡村化、园林化。这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居民的理想境界。六年前,我从京西风尘仆仆地搬到京南方庄小区定居,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想在城市山林的环境中陶冶情操、颐养天年。方庄小区是北京最大的住宅小区,下辖的若干楼群,分别称为某某园。这里的绿化不错,多数楼群均有草坪,种植花卉,主要通道上垂杨依依,槐花飘香,是晨昏月夕散步的好去处。虽说这里没有像样的假山,但乘电梯至高层远眺,西山群峰,历历在目。看着夕阳的余辉将大山、原野染红,然后从天际消失,心头平添了…  相似文献   
24.
读了《中国反贪史》,余有三叹焉。一  一叹:贪官污吏何其多也。  贪污是腐败的核心,也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我国以历史悠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奈的是,我国贪污犯的资格之老,在全世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夏、商、西周,号称“三代”,建立在广大奴隶血泪、枯骨之上的家天下政权,就其国家机器的完备来说,一代强似一代。但是,远在夏朝末年,贪贿风气已很严重。据《荀子·大略》记载,当时成汤求雨的祷词中,提问六件失政之事,三项便是贪贿问题。这是他鉴于夏朝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导致灭亡的教训,而有所…  相似文献   
25.
裁判     
  相似文献   
26.
三叹:改革家怎能忘记赃乱死多门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名垂青史的改革家,但其中有些人结局悲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出污泥而有染,忘记赃乱死多门。他们一方面从事政治、经济改革,一方面自己又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从而授人以柄,为反改革派的反攻倒算打开了缺口。如西汉著名政治家、经济改革家桑弘羊,其盐铁官营专卖、设立平准、均输机构等一系列经济思想和措施,对以后我国封建工商业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但是,他居功自傲,处心积虑为自己的兄弟谋取高官厚禄,名将霍光反对他这样干,他怀恨在心。贪欲恶性膨胀的结果,最…  相似文献   
27.
二叹:清官何其少也。  翻翻二十四史,人们就会明白,有名有姓并且货真价实的清官,不过几十位。明末清初优秀的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在所著《夜航船》卷 7“清廉类”,扳着指头数了很久,也不过只找出四十位清官。物以稀为贵,况人乎 !这些清官的相关事迹,大部分都很感人。如:北齐彭城王高攸自沧州召还,老百姓纷纷拿着食物欢送他,说:“您在沧州,只饮这里的水,从未尝过百姓的饭菜,今天我们谨献上粗茶淡饭。”高攸很感动,但也仅吃一口,不愿占百姓的便宜。又如:隋朝赵轨在齐州做官,后入京,父老送别,说:“公清如水,请饮一杯…  相似文献   
28.
神话     
玉皇大帝:朕竟然下岗了!朕真不想活了。妖猴曾狂妄地宣称:"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倒八辈子邪霉的事是,现在连轮流坐的机会也没了,普天之下,没人信朕了,这不比灵魂出窍更难受吗?  相似文献   
29.
凉风起天末     
画家黄永厚教授,乃性情中人也。不久前,我接到他的来函,拆开一看,不禁大笑。他用毛笔画了一幅漫画,标题是“给你给你感觉”。但见张惠妹小姐伸开双臂,长发飞动,如一只大蝴蝶从远方飞至,正引喉高歌,长发之下;歌词作家乔老爷羽先生正聚精会神捉蝴蝶,似乎一边捉,一边正在《思念》……永厚在画的左下脚有数行跋文曰:“四益为文赞成于光远提议,来一次歌词比赛,首先想起张惠妹应给乔老爷一点感觉——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春瑜兄一笑。”四益者,作家陈四益先生也。我之所  相似文献   
30.
伟哥与皇帝     
王春瑜 《各界》2010,(10):35-35
伟哥是美国人的发明,传入中土后,大受有权者与有钱者的欢迎,目的只有一个:增加性消费的能力。早已处决的大贪官、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青,被捕时搜出一包伟哥;料想岁数一大把的巨贪成克杰之流,以及虽在壮年却二奶成群的贪官,若不用伟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