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152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2009年8月15、16日,全国高校廉政研究与教育学会成立大会暨2009廉洁教育培训研讨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廉政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并得到了众多高校的支持。来自全国17所高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对高校廉政研究中心廉洁教育研究工作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本刊总编辑廖翥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并与学者们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42.
王春 《廉政瞭望》2008,(12):8-10
时代变迁,社会变革,国内外形势复杂,社会矛盾凸显。“国家安危,系于一半”的公安机关的首脑——公安局长迎来了升格时代。升格让公安局长在手握重权、更好履职的同时,也面临着三大考验。  相似文献   
43.
王春 《廉政瞭望》2008,(1):8-11
数千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脱离监管,去向不明;财政资金审批拨付中监督缺位,“雁过拔毛”、“权力寻租”现象屡禁不止,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被挤占、挪用、截留,部分国家财政资金转化成了黑金。透明财政时代何时才能到来?  相似文献   
44.
论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多元共治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应对突发事件多元共治不足,突出表现为责任归并后的不力、由于常设性应急主体的缺失而导致的地方政府各部门间相互责任的推诿、区域共治中的矛盾及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化程度较低.建议合理构建大部制,成立长设型应急管理机构,完善政府&社会及区域应急共治.  相似文献   
45.
王春 《廉政瞭望》2011,(11):2-2
孟子说:土地、人民、政事,国之三宝。 重视民意,注重“纳谏”,中国古代有见识的执政者“为民做主”、“爱民如子”,从而迎来阵阵喝彩声。然而“为民做主”折射出的却是“民以君为主”的恩赐式的传统民本思维,并非把百姓当成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46.
孟子说:土地、人民、政事,国之三宝。重视民意,注重"纳谏",中国古代有见识的执政者"为民做主"、"爱民如子",从而迎来阵阵喝彩声。然而"为民做主"折射出的却是"民以君为主"  相似文献   
47.
王春 《法制与社会》2011,(10):16-18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在一段相声里如是说。在国家行政编制里面,“村官”并不是公务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但正如那台词里说的“别拿村长不当干部”。上世纪90年代,曾有农村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中国数亿农民的命运掌握在村支书的手里。”那时,尚未进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村支书为首的村官们“催粮要款”,管理村里的公共事务。村官更像管理者,而不像村民的服务员。  相似文献   
48.
民事检察和解是检察机关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新的纠纷解决方式,其正当性源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民事检察和解符合现代司法理念,是法律监督方式的理性发展,也是检察机关完成其政治使命的必然要求。但民事检察和解缺乏法律依据,合理的制度构建和明确的立法规定是民事检察和解良性发展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49.
社会流动的加速推动了农村青年群体的分化.深受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熏陶的农村青年群体在面对随礼现象时,呈现出既被动又激进的矛盾心理,高数额、高集中的特性以及双重社交圈的经济压力.研究发现,农村青年群体随礼行为体现了该群体对传统文化的沿袭与遵循,另一方面,人情交往中的平衡性以及传统文化中的"面子"观念是促使该群体承受巨大人情压力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50.
王春 《廉政瞭望》2011,(5):14-17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在一段相声里如是说。在国家行政编制里面,“村官”并不是公务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但正如那台词里说的“别拿村长不当干部”,上世纪90年代,曾有农村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中国数亿农民的命运掌握在村支书的手里。”那时,尚未进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村支书为首的村宫们“催粮要款”,管理村里的公共事务。村官更像管理者,而不像村民的服务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