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为适应中国新民主主义即将在全国胜利的形势,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科学、完整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对人民民主国家政权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为粉碎敌顽的经济封镇,发展边区经济,对私营工商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和挟持政策,促进了边区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壮大了边区经济实力.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3.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创建最早的根据地,其创建和发展不仅开创了西北革命斗争的新局面,而且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西北革命史以及中国革命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4.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是边区在战争和国民党顽固派经济封锁的特殊环境下 ,为保障边区工业日用品军需民用的自给而建立的合作生产组织 ,它在以自力更生实现边区抗日军民工业日用品的自给或半自给的工业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并成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和新民主主义政治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5.
王晋林 《传承》2013,(6):36-3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政策与实施是中国共产党促进边区农业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推动了边区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为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6.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军事斗争王晋林在近几年来,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研究不断深入,一大批研究论著相继发表出版。但是由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是党中央的所在地,是领导我党我军进行抗日战争的中心和总后方,因此在研究中主重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而对军事方面...  相似文献   
3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私营工业是在边区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边区私营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有力配合了公营工业、合作社工业,对于克服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争取实现边区工业日用品的自给自足、促进边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在陕西、甘肃边界地区创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实践,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9.
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原由及其历史意义王晋林李东晖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粉碎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完成了战略转移,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4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历史条件、历史意义三个方面的集合,构成了这一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方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