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强迫机制、模仿机制和效率机制是转型期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趋同的内在逻辑表现。地方政府过度介入招商引资过程造成政府职能缺位、错位、越位,导致公共权力滥用和官员目标函数变异,最终损害公共利益,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坚持公共服务本位,明确招商目的、选准招商方向,健全法规制度、改进绩效评估、实施招商问责是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2.
浅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若干税收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政府税收流失的风险加大。为规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征管,人们提出了“网上贸易要交比特税”和“网络贸易暂不征税”两种思路。由于全球网上贸易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网络征税应在鼓励、扶持的政策思想指导下,贯彻税收中性原则、财政收入原则、尽量利用既有税收规定原则和国家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历经四次大的改革,仍然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尽科学、职能配置不尽合理、运行机制不尽顺畅等问题。为此,需要自上而下地完善环境管理立法体系,推动环境管理司法创新,明确界定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的环境管理职责,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环境管理权限,加快推进环境管理的社会化进程,积极引入多元化的环境管理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3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 ,不仅产、学、研各方要共同努力 ,而且政府应该积极作为。政府的角色与功能定位是 :充当制度供给者 ,以完善相关法规 ;充当市场秩序维护者 ,以保护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 ;充当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环境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2015年度“四刊”中公共政策类论文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可以看到当前的公共政策研究以政策执行、政策网络、公民参与等为热点主题,以定性思辨分析、文献资料研究为主导方法,分布在理论与方法探讨、政策过程研究、工具与价值思考、创新与变迁研究、比较研究与借鉴等多个领域。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实践背景,未来我国的公共政策研究应当向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以创新理论研究成果,服务当前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36.
在我国单一制政体和复杂的府际关系下,社会政策的创新与扩散是一个涉面广泛、多元博弈的复杂政治过程。基于政策创新扩散理论,对中央、23个省级政府和4个直辖市的医药价格改革制度进行了案例追踪和文本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地方医药价格改革政策扩散效应显著,随时间进程扩散呈现全国互动模型下的"S"型曲线;空间维度上,整体表现为由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先行,逐步向中部、西部等其他地区推进;区域扩散和邻近效应显著,扩散存在势能差且具有一定的梯度性,沿动力源向周围政策势能低的省份扩散,呈现等级制模型;垂直影响和层级效应明显,体现政策变迁的互动性、动态性与复杂性;扩散内容以跟风模仿为主,学习性与创新能力不足。为提高地方政府政策持续创新力,中央政府应完善顶层设计并适当放权,拓展地方政府创新空间;地方政府应审时度势,积极提升再创新能力,发挥垂直影响的积极作用,加快政策扩散进程。  相似文献   
37.
作为城市户籍管控与流动人口民生之间的缓冲剂,居住证制度对家庭化迁移具有现实政策效应。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和PSM方法,根据2017年京津冀地区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深入剖析居住证制度影响家庭化迁移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居住证制度对家庭化迁移具有直接的政策效应;以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为代表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居住证制度对家庭化迁移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家庭生命周期在居住证制度对家庭化迁移的影响中发挥着调节作用,从家庭形成期到扩张期再到萎缩期,居住证制度影响效应呈现出先变大后减小的阶段性特征。为稳步提高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规模与质量,可从居住证制度、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角度入手,完善相关政策满足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需求:转变政策理念,推动居住证制度变迁;遵循便民原则,提高居住证可及性;坚持需求导向,建立分类分层、主体多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