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从道法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 ,提出了“政善治”的国家管理模式 ,系统地阐述了“为无为而无不治”的辩证管理原则。有所不为 ,才能有所作为。“无为而治”不是消极保守的无所作为 ,而是强调按客观规律办事 ,清简政事 ,顺应自然 ,因势利导 ,尽量减少对社会生活的人为干预。当今世界流行的“善治”理论与其似有某些呼应与回归 ,对于我们今天政府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加强社会自治等 ,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家公务员培训作为一种正在探索中的新型政府官员培训制度,首先是培训教学内容的正确、科学与合理。为此,在培训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时,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既体现培训的性质,又保障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从而实现培训的目标。一、理论性原则理论指人们从社会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这里的“理论”,主要指政治理论。在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公务员培训主要是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与技能的传授,基本理论教育可以不…  相似文献   
13.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论述载入我国宪法,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表明党在新时期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行政机关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同样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不可动摇的主体地位。一、“治民”与“民治”在有些人看来,法律是管老百姓的,法治就是“治民”。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加强法律的宣传教育,使每个公民自觉地学法、知法、守法。但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是“民治”,而不是“治民”,这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15.
宰相在中国古代作为“百官之长”,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辅佐君主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行政长官。宰相制度是君主制度的调节机制和必要补充。本介绍了与宰相制度相适应的行政中枢机构的萌发、形成、发展和转换过程,力图在动态描述中把握中央辅政体制的演变规律和发展态势,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如何从管治型为主向服务型为主的政府转变,首先要弄清我国政府管理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公共权力的来源及特征等属性,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忠实地为人民办实事,做马克思所倡导的“社会的负责的公仆”。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为人民服务.”江泽民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务员是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将“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自己的工作标准和行为准则.正确认识权力权力是任何管理不可或缺的支配力量,它可以作为更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也可以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里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公务员的权力.  相似文献   
18.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悠久、机构独立和体制完备等特点,也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言谏制度作为君主专制的纠错改正机制,在贞观之初较好地发挥了“正君”作用。可是,从“虚己纳下”到“渐不克终”,再到“不好直言”,李世民在纳谏问题上态度有了转化,这告诉我们言谏之艰难,常常受到各种限制、阻挠和干扰。为此,我们不应寄希望于君主对言谏的态度,而应完善“兼听”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权力观四问     
田兆阳 《政府法制》2005,(19):44-45
权力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也是地位观、利益观的基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对于公职人员来说必须首先解决以下几个认知问题。这些问题至今似乎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有的被掩盖了,有的被曲解了,有的甚至被颠倒了,需要我们在一些基本常识上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