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相庆梅 《河北法学》2011,29(7):150-157
在我国司法实践过程中,群体性纠纷不断增多。以群体性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为研究课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对比分析,结合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分群体纠纷的具体情况,引进和设计不同的诉讼机制,以期构建我国较为合理的群体纠纷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2.
变更诉讼请求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准确界定其范围并加以适当限制,对克服司法实务中因认识不一致而导致的混乱,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以及贯彻诉讼经济的原则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诉讼请求的涵义及其变更的范围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立法对诉讼请求的概括性规定所导致的妨碍公正和效益的弊端,并就如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博客侵犯名誉权的纠纷,涉及到一系列相关的法律问题。博客作者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是: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毁损名誉的行为必须指向特定的人,行为人的行为被第三人知悉,行为人具有过错。在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认定上,应区分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博客网站作为博客信息的传递平台,应承担说明与提示、监管与删除等合理的注意义务。规范博客行为与博客网站管理的思路是:应发挥已有法律的作用,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博客网站的管理,要发挥民间管理、行业组织自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完善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法的起诉条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公民在纠纷发生后能否获得司法保护.现行民事诉讼法由于将起诉条件和诉讼要件相混淆,导致了某些起诉条件并未真正体现其作为条件的作用.立案庭对某些起诉条件的审查既难以获得合法性又缺乏正当程序的支持.完善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主要途径是:将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中属于诉讼要件的条款分离出去,取消现行的受理制度,将负责审查起诉的立案机构改为民事案件登记性质的机构.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仲裁法第57条规定,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此外,仲裁法第59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6个月之内申请撤销。根据一般的理解,第59条规定显示出来的含义是:仲裁裁决自当事人收到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对该生效裁决申请撤销的期限是6个月。而这显然就与仲裁法第57条有关裁决生效时间的规定发生了矛盾。再看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及其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庆梅 《理论探索》2005,1(4):141-144
严格规则主义和法定证据制度因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而为现代司法所舍弃。但如何制约现代司法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已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科学的程序规则和证据规则对限制法官恣意有不可小视的作用,以法官素质偏低来限制和取消法官自由裁量权则失于偏颇。  相似文献   
17.
简易程序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程序。简易程序设置如何,直接关系到被告人的一系列基本权利。我国现行的简易程序对被告人的基本权利重视不够,应采取更加完善的措施,以保障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8.
诉权来源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诉权本质属性的认定。尽管有很多学说都从不同角度对诉权的来源进行了探讨,但尚未有一种学说真正、完全地揭示了诉权的来源。文章通过对诉权产生和发展历史的分析,指出,并不是来源于国家法律的赋予,也不是国家的恩赐,它是国民在特定社会发展过程和社会关系中所享有的基本人权的范畴。诉权具备普遍性和道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