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83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良心     
  相似文献   
42.
今年6月10日,乔晓光同志走完86年的人生路,远离我们而去了。晓光同志一生献给革命,于1951年、1961年两入广西,以半生的时间和精力为广西各族人民服务。广西人民永远怀念晓光同志。我在晓光同志直接和间接领导下工作多年,深受他好学、严谨、与人为善的作风的教育和影响,留下难忘的印象。晓光同志作为自治区党委的主要领导人,对广西建设的贡献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我在清点晓光同志给我留下的一些纪念品中,深情地看到一些珍贵的照片。其中一幅反映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动人场面。那是1985年4月12日,乔晓光同志率领广西友好代表团访问日本。我…  相似文献   
43.
佐人 《现代领导》2006,(5):21-21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一百年不变”的党的工作“主旋律”。这气势磅礴、激励人心的“主旋律”,正如李贺形容乐声热烈的这两句名诗所描绘的那样,消融了一切“冷气采光”.感动了“天神地皇”;它,越过现代都市、高山峻岭、丛莽激流,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44.
真诚     
  相似文献   
45.
佐人 《现代领导》2006,(9):27-27
桓谭的《新论》中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昔齐桓公外出,见到一座荒废的城址而打听道.有人告诉他:“这是姓郭的家族残留下来的废墟。”“郭氏家族如何只剩下了废墟?”齐桓公又问道。那人答道:“善善而恶恶焉。”意思是说由于尊重好人而讨厌恶人的缘故.桓公问:“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那人道:“尊重好人而不能任用.厌恶坏人而不能铲除。那好人明白郭氏虽看重自己而不能任用自己,就埋怨他,恶人看见他贱视自己而仇恨他。”那人最后反诘道:“夫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毋亡得乎?”  相似文献   
46.
佐人 《现代领导》2006,(8):19-19
读史得知,唐玄宗每用人必问:“风度能若九龄乎?”听那口气,对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真是欣赏之极。  相似文献   
47.
善良     
良心的内在精神实质是善良,善良的外在表现形态是利人。善良是根,盘根错节的树根紧紧扎进土壤,根正方有叶茂果硕;善良是水,集纳细流的溪水潺潺远道奔来,水到方能滋润万物。  相似文献   
48.
张媛  佐斌 《学习与实践》2008,(2):130-136
本文回顾并总结了美国关于扶弱行动的态度研究的成果,包括扶弱行动的结构特征及其作用,影响人们对扶弱行动态度的心理因素,以及其他有关扶弱行动态度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公共政策的研究提供一定信息基础,并对今后该方面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9.
改革文章的“上篇”和“下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文章,是先从农村做起的。农村经济改革又先是从搞活农村经济的“细胞”——农户开始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文章是自下而上做的,这也是一种“反弹琵琶”。这样,农村改革就成了整个经济改革这篇大文章的上篇。上  相似文献   
50.
我国的普通高中,是国民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其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继续得到全面发展,为他们将来接受高等学校的各种专业教育或就业时的各种职业技术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设置普通高中的课程,将直接影响到这一教育目标能否实现。近三十多年来,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虽几经改革,但始终统得较死,“一刀切”的现象严重,缺少弹性和活力,难以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多样化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