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管新华 《探索》2008,3(1):29-31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从本质上讲就是尊重党员的意志和权利.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提出,不但丰富和深化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科学论断的内涵,更为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明确了基本原则和努力方向.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成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党内民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其重要性尤为凸显.承认、尊重并努力实现党员的主体地位,不仅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在科学系统分析党员主体地位确立的影响因素和障碍因素的基础上,积极探寻和创新其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2.
管新华 《探索》2007,(1):26-30
经过酝酿与探索,构建和谐社会成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这就要求能够寻找到一条科学而现实的构建路径。基本的思路是:坚持和完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基本制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并着力解决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加社会的和谐成分,尽早建成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3.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解决“四风”问题的战略部署和重要抓手,密切党群关系要务求实效达到预期必须从理论思维上厘清突出问题。明晰“党”、“群”的特定含义和特殊关系是避免将“党”“群”绝对区别开来、完全对立起来的基础;关系本是双方互动的,在党群关系层面也不例外。在强调“党”“群”互相依赖共同需要的同时,更应突出“党”是实现“群”目的之工具这一基本面,唯此才能在学习借鉴、遵循惯例的同时把握我国党群关系的个性,以解决将党群关系趋同化的错误;在分析现状和实践推进中,静止而非动态发展、片面而非联系系统的考察党群关系是影响实效的主要因素,必须反对形而上学而树立唯物辩证法的理念。  相似文献   
34.
管新华  陶林 《探索》2003,3(1):23-2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成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必须高举的新旗帜 ,它也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指针。溯源于政治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创新话语必将以巨大的原创支力开启政治体制改革的新篇章 ;以“先进文化”为核心的政治文明必将对中国政治文化 ,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行政伦理建设起到重要的规范和指引作用 ,从而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精神支持和组织保证 ;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阐释则从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合法性层面为改革的成效提供了科学的检验标准和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35.
管新华  汪旻艳 《探索》2005,5(4):9-12
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的理想目标和现实追求。毛泽东奠定了实现理想的基本政治制度框架;邓小平奠定了实现理想的经济体制基础和物质条件;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提出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各地区、阶层和个体和谐成为其主导政策;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既有思想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观,描绘和设计了包括内涵特征、立论依据和方法思路在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蓝图,使其成为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和现实实践活动,极大地推进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36.
蒋宏宾  管新华 《唯实》2007,2(10):24-28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过程就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社会主义因促进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而诞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探索,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南。  相似文献   
37.
致力于现代化伟业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理想社会为主线,但因其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所需解决的时代课题、所已掌握和所能调动的客观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差异,他们的理论与实践也存在差异并在不断发展.在世界观、方法论层面,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从"革命意识"和"统治意识"到"执政意识"和"服务意识";在目标战略、工作方略层面以统筹兼顾为一贯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从目标构想到内容设定再到体系形成,从"平均主义"式的同步富裕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再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制度框架、实际工作中,坚持统一战线理念和制度,从"三三制"、"人民民主专政"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再到对新阶层的科学判断,从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形态的架构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设计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8.
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自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但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的不同阶段,改革任务、改革思路、改革政策、改革实效乃至改革侧重点和关注点的变迁引致改革评价的差异。站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新起点,回顾改革历程和既有轨迹,反思改革的是非得失,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的改革必将迎来新的辉煌。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探寻到继续推行改革的动力,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改革共识的不断探索上。“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构建正确协调科学处理社会矛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改革新共识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9.
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每一处革命纪念馆、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位烈士的故事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南京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表现形式丰富,且具有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价值,近年来通过强化保护和利用,使红色文化资源得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