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职高专公共事业类专业两年制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把学科体系变为能力体系,把专业学科为本位变为以职业岗位和工作能力为本位,也就是说,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设置课程,其特色具体体现在: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主要根据就业岗位群的职业工作任务核心能力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知识构成,遵循高等教育学习规律设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和专业延展课程,构建专业核心能力和延展能力培养课程集群,形成将“模块式”与“三段式”综合集成的能力本位为主的新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人生信仰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问题上的集中反映,是理想、信念与人生思考相融合的结果,是人生实践的最高指南,是社会发展的时代形势的迫切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在全社会树立和倡导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具备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时代性、精神性相一致的人生信仰。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高校服务育人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高校育人的三个主要方面.其中,服务育人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独到的优势.本文对当前高校服务育人的主要路径及其特点进行了认真总结、梳理和思考,以期完善高校服务育人理论、指导服务育人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行政改革的话语体系中,政府改革的关键在于职能转变,而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因此,将社会组织建设放置于政府职能转变语境中进行考察实属必要。通过考察发现,社会组织建设存在内部力量整合层面规范化欠缺与专业化不足、外部发展空间层面志愿资源不足与行政管制突出的问题弊端,同时,社会组织建设具有公民社会奠基、治理共识推动、政策导向支持与法治建设保障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文明与宣传》2000,(7):9-10,17
21世纪无疑是个梦想成真的世纪。人们期待并且相信上世纪那些苦苦追寻而未竟的梦想,会在这个世纪里像花朵一样次第盛开。 乘磁悬浮列车旅行也许是这些梦想中最浪漫的一个。 21世纪50年代的某一天,您拎上简单的行李,在北京登上了列车──是一列磁悬浮列车,时速700公里,您的目的地是巴黎,您是去那儿度周末的。 这听起来像上个世纪哪个孩子“未来畅想”之类的作文中的情节,美好而轻飘。 其实不然,它如今已离我们并不遥远,上述情节实际上来源于风头正健的物理学家何柞庥的一项颇认真的“21世纪20件大事之预测”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16.
202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 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失信联合惩戒有了更规范的政策遵循.目前,信用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的政策扩散已成趋势,主要涉及金融、科研、文化等领域.如何协调好信用主体权益保护与公共利益维护,提高国家联合惩戒备忘录的适用与认可成为当前社会信用治理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7.
监司官制度是宋朝对地方监察体制进行的重要创新。在"路"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宋朝设置"帅""漕""宪""仓"四种监察机构,分司军事、财政、司法、救济四方面的监察职权,有效弥补了唐代节度使制度权力过于集中的缺陷,在相互制衡的基础上,实行专业监督、加强内部监督,促进了专业化技术官僚的产生,取得了良好的监察效果。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研究以宋朝的监司官制度为切入,探讨了我国监察体系的自我监督机制、横向分工机制、纵向领导机制以及协同配套机制问题,提出了改革我国监察体制的四条向路——以内部互查加强监察机关的自我监督、以精细分工提高监察机关的专业化水平、以变革领导产生方式提升监察效果、以法律配套巩固监察机关的监察权威,试图开拓出一幅全域立体式异体监督的模式图景。  相似文献   
18.
19.
作风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践证明,作风建设是我们党需要与时俱进、长期优化的伟大工程。加强作风建设,有利于我党提高党性修养、增强执政能力。毛泽东作风建设思想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交往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社会交往程度密切相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也必须建立在社会交往的普遍发展的基础上。交往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社会性根据,是确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基础和促使范式转型的理论依据和逻辑基点。当前社会交往方式的主要变迁就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引起的人们日常交往方式的个性化、独立化、自由化的变迁;由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对网络的深度依赖而引起的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交往向虚拟交往的变迁。源于人的社会性质和人之生存必须外化自然之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发生基础和实践范式也必定发生变化。应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对象之间的主体际关系、树立育人的合力观念和生态圈思维、构筑网络育导体系、探寻生活化德育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