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动、阶级斗争观念的式微和古典解放话语的局限性使得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面临着挑战.以拉克劳和莫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是对晚期资本主义政治状况的一种积极反映,提出了更复杂的反对资本主义斗争的解放理论,其实质是主张在后现代的语境下实现现代性政治批判向后现代政治逻辑的转换,即从“经济决定论”转向政治自主论,从宏观政治转向微观政治,从二元对立转向多元对抗,从阶级主体转向身份主体.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概念迎合了当代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启示意义,但又存在着诸多理论上的失误和缺陷.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克服了西方传统哲学中对人的本质作抽象孤立理解的缺陷,充分显现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立足于现实的人,以人的感性实践为逻辑起点,使人的一切社会关系成为人的本质之形式规定,并强调人的需要是驱使人的本质变化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在历史性的维度上人是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统一,在理想性的维度上人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动态统一,在现实性的维度上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完整统一。  相似文献   
13.
作为无产阶级寻求自身和人类解放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是从道德理想出发来解释世界与历史的生成和发展,但这并非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不讲道德或没有道德观点。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内核,把人民大众视为价值主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正义”和“至善”的道德追求与精到理解。具体地讲,它强调在个体与社会、平等与公正、自由与责任的价值统一中推进实然向应然的切近,全面辩证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道德主张蕴涵的价值精神,将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合理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西方"分析马克思主义"学者运用经济哲学、阶级分析等方法,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发展,对马克思传统的剥削概念作出了理论拓展和新的构建。但其对剥削概念的一般化处理,扭曲了剥削的本质,掩盖了问题的实质;对当代社会剥削形式的多元解释乃至剥削概念在道德问题上的观点,虽有其合理成分,但不够严密科学,分析也不够充分全面。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提出的重大教育命题和时代主题,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和真理,更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和塑造新人"的崇高事业。这"三个塑造"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价值期待,指明了立德树人的具体目标和路径方法,实质上构成了教师立德树人价值诉求的三个层面。从"三个塑造"切入,阐明和把握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新时代教育发展以及师德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推进和升华。从发展意义上说,"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蕴含着以"人民认可"为根本立场、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核心和以"人民需要"为实践归宿的基本要旨。在主题逻辑上,以"人民认可"为根本立场,表明了"为谁发展"的主体向度;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核心,说明了"发展什么"的客体向度;以"人民需要"为实践归宿,建构了"如何发展"的方法向度。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质是无产阶级政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民、掌握大众并以此来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内在统一,它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科学理论的重要渠道,而其根本的实践意义又体现于它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提升主体的实践能力,追求社会进步与推动社会和谐以...  相似文献   
18.
公正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蕴涵着一定的道德诉求。关注人的生存权,把满足人的合理而"基本需要"作为价值关照,是社会公正的伦理关怀,符合社会发展的目的性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确定能够使每个人为社会幸福作出充分贡献的制度安排,使人们从社会的基本结构安排中获得其"应得",是社会公正的权利取向,体现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从"实质公平"的意义上理解社会公正,在自由与平等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是社会公正的平等理念,要考虑社会成员的差异而促进适度平等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结构理论伴随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状况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演变和发展阶段。自欧洲革命失败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直执着于对工人阶级的解释研究和对西方革命道路的思考。二战后,其关注的焦点是西方白领工人的崛起及其定位分析和新中间阶级的形成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关注的核心是新技术革命后传统工人阶级的衰落,并以新中间阶层为中心形成了去阶级化的多元社会结构理论。其中,后马克思主义去阶级化的政治哲学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一大背离。  相似文献   
20.
和谐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相应的警察道德作为其基础和调节方式。警察道德评价是警察道德从应然转化为实然的杠杆,是形成警察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和风尚的重要条件,对处理好警民关系具有行为诊断、约束、激励和导向功能。建构科学的警德评价机制应确立发展性的警察道德评价观,建立与和谐警民关系要求相一致的警察道德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制度,从而积极有效地发挥警察道德评价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