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69篇
中国共产党   76篇
中国政治   89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警察职务犯罪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职务犯罪心理因素是影响和支配警察进行职务犯罪的各种心理成分,是推动犯罪发生的一种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不良需要、犯罪动机、偏倾的价值观、消极的人生观、不恰当的认识倾向、有缺陷的自我调节、极端的情绪和消极的情感、不良性格。上述心理因素在犯罪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些心理因素对犯罪行为的产生起支配、决定作用,有些心理因素对犯罪的产生起影响、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同级组织监督是中国共产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对地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方面,当前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和监督主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强等问题,要通过思想教育、完善制度、强化职能、拓展渠道等,积极探索同级组织对地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途径.  相似文献   
103.
现象学是一种朝向实事本身的方法,实事本身即是指个体的意向性意识,这一现象学基本原理昭示了现象学关注生活实事、关注个体独特体验生成的人文精神与气质。教师教育不是科学概念、规范学习的结果,而是融入个体意识、情感、体验与反思的活动过程。现象学视野中的教师教育面向教育实事,关注个体体验,重视个体的教育反思,是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蕴和人性色彩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次的结构或子系统构成和运行的有机系统,师生信任结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之一。从对社会学中信任结构的剖析、对目前学界研究成果的论证、对思想政治教育最一般本质的确证中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信任结构具有"两面性",它既是一种特殊主义信任,又是一种普遍主义信任。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信任的结构内涵或特征,不仅在学科建设上而且在实践维度中都具有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山西省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在犯罪人数、犯罪类型、犯罪主体、犯罪手段等方面有一定特点,犯罪原因主要有媒介暴力的影响,家庭暴力的影响,教师暴力的影响,暴力亚文化的影响以及未成年人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与此相应,预防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也应从这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6.
山西省未成年人毒品犯罪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在犯罪数量、犯罪主体、犯罪手段、地域分布、毒品种类等方面呈现一定特点,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原因主要有对毒品的好奇和无知、亲密群体的诱导、特殊经历的诱发和不良交往的影响等。针对山西省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现状和成因,需要我们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应对。  相似文献   
107.
非法证据有无法律效力,不仅涉及到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与采信,实际上它与诉讼的基本观念和基本价值选择有着密切联系。针对当前非法证据法律效力的混乱状态,本文对非法证据的内涵、非法证据取舍问题上的价值冲突、国外的一些做法以及如何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法律效力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8.
郭晓静 《桂海论丛》2003,19(5):57-5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六大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精辟论断 ,是我党在理论上与时俱进、创新思维的产物 ,又反映了新时期政治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具有丰富的内涵 ,把握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核心 ,对于研究政治文明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不仅仅是追求经济目标,实现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因此,从人的内在需要的角度,考察人们对文化小康的渴望和企盼,对于整合人们的价值取向,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创新能力,意义十分重大。这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心也有个重新认识和调整的问题。强化旅游产业的教育功能是小康社会旅游功能重心转移的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11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80年代以来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把握和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机制保障。因而有必要结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中国产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体现在产业发展战略上,是要推动制造业的转移和服务业的转移;体现在区域发展战略上,是要推动中国国内产业的区域转移;体现在产业转移流向上,是要推动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