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中央苏区时期,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体现在五个结合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中心工作相结合;教育者的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提高群众思想觉悟与实现群众利益相结合;教育形式选择与教育对象实际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新时期,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找准定位,从教育对象出发,科学确定教育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2.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恰当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干部教育培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认真研究和把握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培训目标,选择既适合自己、又适合学员、又与教学内容相统一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33.
党性教育方式方法应从“以人为本”的逻辑起点出发,综合党性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者自身实际等因素来进行选择;党性教育的运行必须以遵循党性教育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为逻辑起点,综合各种因素进行方案设计;党性教育效果评估应从“知行合一”的逻辑起点出发,重点从党员干部行为习惯的变化来考核.  相似文献   
34.
"知、情、意、信、行"是党性教育发生的基本过程,其中"知"是核心,是"情、意、信"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产生"行"的基础。因此,增强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注重夯实党员干部的理论基础,通过有效的政治"灌输"和"渗透",强化受训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提升他们的理性思维和理性判断能力,增强他们的理性认同,从而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5.
为确保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稳步提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探索出一套与学院实际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教学督导为主体,实现全过程和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以"一人一班"的日常督导为主,坚持综合督导、日常督导、专项督导三结合;以"督教、督管"为主,坚持"督教、督学、督管"三结合;以学员评价为主,实现学员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三结合;以充分利用教学督导成果为主,积极为教学督导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36.
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内外双重评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部教育评估体系包括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本文概述了当前干部教育培训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教育培训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分别从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个角度阐述了干部教育评估的主体、内容、方法。  相似文献   
37.
肖小华 《传承》2007,(8):1-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我党从实际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当时红军的主要任务结合起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8.
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与工农革命军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当时我党凝聚民心的主要经验有: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党的良好形象:顺民意,为群众谋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尊重群众,了解群众,才能接近群众;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存在的主要教训是:损害了中间阶级的利益:放弃了对知识分子的团结:错杀了袁文才、王佐,使广大民众产生了“共产党过河拆桥”的误解。  相似文献   
39.
肖小华 《党史文苑》2007,1(3):19-20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军队的创建与工农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对工农红军加强了红军宗旨和任务、革命理想和信念、民主思想和革命纪律教育,有的放矢地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0.
瑞士、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从实际出发,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在长期的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成功的做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虽然国情不一样,文化观念有差异,但其经验和做法对加强和改进我国当前的干部教育培训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