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党政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的健全是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政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建设虽已取得一定突破,但面对新时代中央管党治党工作的不断深化发展,党政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无论在时间、空间还是本体上都暴露出一些现实问题。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的不断提升,必须把党政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的完善摆在突出位置上。当前应结合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内在要求,基于考核评价的"主体""指标""程序"等要素,形成新时代党政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多元参与机制、指标筛选机制、动态嵌入机制、全面公开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不断完善党政干部考核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72.
公共精神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公共精神的形成与发挥要以社会和谐为前提。文章在论述了公共精神与和谐社会相关性的基础上,指出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加强对公共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73.
农村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我国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存在资金短缺、独立性差、组织威信缺失及相关法规与组织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应积极强化对农村民间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加强和扩大民间组织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合作,使其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系统性、时代性、创新性和为民性等多重特性.它的确立对于推进党执政的科学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维护社会公正,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等皆有重大意义。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积极强化宣传教育,在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政治体制、文化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5.
参政议政的科学化是民主党派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各民主党派从完善党派的参政方式和提升参政能力的角度出发,在不断总结自身参政经验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实现科学、有效的参政议政奠定坚实根基的社会历史过程。当前,民主党派必须在坚持执政党领导的前提下,加强参政理论建设,完善相关法制,培育参政人才,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民主党派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76.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指明了总体方向。当前,在Web2.0的环境下,我国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者已积累了一定的客观经验,但仍然存在网络信息传播缺乏新意,网络信息传播力度不足以及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障碍,必须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净化网络空间和大力培育网络人才等手段,确保网络信息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7.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努力促进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实现利益的整合和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并在维护社会廉洁公正及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使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在新时期进一步和谐化。  相似文献   
78.
参政议政的科学化是民主党派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各民主党派从完善党派的参政方式和提升参政能力的角度出发。在不断总结自身参政经验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实现科学、有效地参政议政奠定坚实根基的社会历史过程。当前,民主党派必须在坚持执政党领导的前提下,加强参政理论建设,完善相关法制,培育参政人才,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民主党派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79.
参政议政的科学化是民主党派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各民主党派从完善党派的参政方式和提升参政能力的角度出发,在不断总结自身参政经验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实现科学、有效地参政议政奠定坚实根基的社会历史过程。当前,民主党派必须在坚持执政党领导的前提下,加强参政理论建设,完善相关法制,培育参政人才,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民主党派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80.
台湾旅游公共服务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后通过强化旅游公共信息和公共秩序的管理力度而实现快速成长,90年代后步入转型阶段。台湾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可以具体划分为政府主导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各类社会机构的参与供给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府一社会”协同供给模式。借鉴台湾经验,大陆应从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相关机制、强化社会参与、引进科技手段和推进宣传教育等多重视角出发,全方位推进大陆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