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胡键 《俄罗斯研究》2001,26(3):56-61
市民社会的功能在于整合社会,俄罗斯最初是通过构建市民社会来瓦解传统的极权主义制度而促使社会转型的,但由于市民社会成分在长期过度的社会控制下,市民社会成分爆发出来的力量不是消除社会张力,而是引发社会冲突,它发挥的是否定和破坏功能,因此,在社会转型中,俄罗斯社会出现了经济严重滑坡、政治风诡云谲、社会危机四起的情形。结果,俄罗斯只能重新依赖于强化国家基本职能、加强社会控制来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的理性转型。  相似文献   
42.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长期处于制度非均衡状态 ,在叶利钦时代 ,其具有可持续性 ,制度创新潜在的动机和能力不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动机和能力 ,经济绩效低下 ;普京时代 ,其具有不可持续性 ,制度创新潜在的动机和能力比较容易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动机和能力 ,在相对顺利的创新中 ,经济绩效也得到提高。由此观之 ,转轨模式对经济绩效有一定的影响 ,但不是其决定性因素 ,经济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制度本身各要素的协调性 ,俄罗斯在新一轮的转轨中经济绩效的提高有赖于在加强国家作用的前提下实行社会财富结构的根本转型。  相似文献   
43.
腐败的产生与现代化进程和政治体制的类型都没有关系,而与国家治理能力直接相关。国家治理能力低下就会导致腐败,腐败则会进一步降低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治理能力实际上是政府的治理能力,在深化改革进程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就是要对政府进行准确定位,防止政府因错位、越位而导致权力腐败。腐败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各国在治理腐败方面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治理的方式不一样,治理绩效也大相径庭,但其中不乏卓有成效的腐败治理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4.
胡键 《国际观察》2004,(3):24-26
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物质基础 ,同时也需要一种支撑其崛起的政治理念。自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以来的国际社会 ,在无政府状态下 ,在权力政治观支配下 ,由于每个强国都以霸权手段追求安全 ,因此它们在崛起的过程中也陷入了更严重的安全困境。中国今天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为了避免重蹈历史上大国的覆辙 ,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一种新的政治理念 ,一种让国际社会充分相信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的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45.
正海洋治理是全球治理中的专业领域之一,随着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海洋问题和海洋权益,海洋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海洋治理也就必然提上了世界的议事议程。一、全球治理的客体:秩序,环境,还是人全球治理包括客体、主体和治理的工具(规则、制度、价值等)。首先从全球治理的客体来看,究竟什么才是治理的对象呢?  相似文献   
46.
苏联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经济、民族等的原因外,本文认为,肇始于斯大林沙文主义外交而形成于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霸权主义对外战略,在苏联剧变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具体反映在苏联不堪重负的国力资源、超出实力的国际角色定位、错位的外交意识形态和失衡的外交决策机制上,因此,对外战略从以上四个方面对苏联剧变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47.
中国国际角色的转换与国际社会的认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角色具有客观和主观的两重性规范。中国国际角色的客观性是依据自身实力的角色定位,但这种客观角色定位常常被国际社会错误领会和认知,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际角色的主观建构与中国国际角色的客观定位有很大的偏离,从而造成中国与其他行为体之间的角色紧张和冲突。“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与这种偏离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而这些错误认知来自于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中国过去的国际角色和现存国际体系评判的固化,这种固化忽视了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国际角色的不稳定性,也忽视了中国国际新角色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48.
苏联剧变20年以来,学术界一直在挖掘其剧变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苏联软实力的严重衰落。软实力是苏联兴起的最直接原因。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几乎没有什么物质力量为社会主义苏联提供硬实力,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苏维埃体制和最初的和平外交等,使苏联获得了强大的软实力,并且在此基础上造就了苏联的硬实力大国地位。但是,苏联在硬实力崛起的过程中,却抛弃了自己的软实力优势,特别是个人崇拜、丧失凝聚力的意识形态、错误的对内对外政策和僵化的国家体制等,不仅导致苏联软实力的衰落,也进而导致苏联硬实力的衰落,最终导致国家瓦解。  相似文献   
49.
NGO与国际社会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国内社会一样,国际社会也处于不断的转型之中,国际社会的转型是一个同质分化和异质整合的动态过程;当今国际社会转型最显著的特点是NGO国际网络的形成;NGO是国际社会分化的产物,反过来,它又对国际社会具有整合的功能,这种功能具体表现在NGO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层次发挥着相应的治理功能,NGO的宗旨在于谋求可持续发展,其治理功能是有效的,但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的治理绩效又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50.
苏联解体后,原苏联中来的五个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相继宣布独立,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但是,政治上的独立,并没有给五国的社会经济带来根本好转,相反,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