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法律   54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根据治理理论以及当代环境资源法治建设的实践证明,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行政调整机制、市场调整机制和社会调整机制这三种方法和机制各有其特点和缺点、各有其适用范围和方式,并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最切实有效的调整方法和机制是将这三种方法机制综合运用的综合性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将1989年《环境保护法》修改成对我国今后环境资源生态保护工作具有基础指导作用、长期引导作用、全面激励作用的综合性法律、政策性法律。修改后的法律应该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国家"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突出位置、具有生态法特征的综合性法律;应该申明、宣示和规定环境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环境权利和义务,公民有享用清洁、健康的环境的权利,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明确规定环境公益诉讼;明确政府的环境责任,健全政府环境责任问责制;规定基本的环境法律制度和重要的环境法律措施,规定政策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处理环境纠纷和追究环境责任的政策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促进处理环境纠纷和追究环境责任的理论研究、法制实践和立法活动,本文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一个处理环境纠纷和追究环境责任的政策性框架文件,确立我国处理环境纠纷和追究环境责任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方式方法,明确国家有关部门在处理环境纠纷和追究环境责任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以建立一个统一、全面、系统的处理环境纠纷和追究环境责任的机制。本文还就建立处理环境民事纠纷、追究环境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建立处理新型环境损害纠纷和追究相应责任的公益诉讼制度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论当代环境法学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当代环境法学的发展蔡守秋当代环境法的发展可以分为紧密联系的两个领域:一是当代环境法律的发展,二是当代环境法学的发展。前者表现在环境法的体系日益完备,环境法的调整机制日益健全,环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等方面。后者表现在当代环境法学已经和正在...  相似文献   
15.
论加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加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蔡守秋随着市场经济下环境资源工作的迅速发展和变化,这个领域的法制建设任务越来越重要和紧迫。概括起来,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资源法制,一要深人理论研究、加强理论指导,二要制定正确的政策、为法制建设提供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土壤污染问题是国际社会和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土壤污染防治法是防止土壤污染、维护土壤安全的法律保障.本文介绍了当代土壤污染的一些基本问题,阐述了国际土壤污染防治法、外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区域土壤污染防治法(主要是欧盟)及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基本情况,并对如何加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民事活动论是一种会最终导致削弱或取消行政处理环境污染民事纠纷工作的理论 ,其主要错误在于无视《环境保护法》第 41条的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律规定处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民事纠纷的行为属于行政职责行为 ,在行政处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民事纠纷的工作中 ,应实行“行政调解为主 ,行政裁定为辅”、“注重行政效率”和“行政裁定应该接受司法审查”的法治原则 ,坚持系统论和一体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石漠化是我国岩溶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防治石漠化需要完善的法制保障。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防治石漠化的法律体系框架,但由于指导思想偏颇、管理体制失衡等原因,我国防治石漠化政策和法律中仍然存在专门性立法缺失、立法内容不适应、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立法,加强防治石漠化法制建设,逐步健全防治石漠化的法律体系、法律制度和监督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国际环境法体系已初县规模在一九七二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前,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仅仅局限于某些个别部门。这次会议之后国际环境法有了一个基本原则的基础,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在国际法学领域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分支——国际环境法学。  相似文献   
20.
环境法学理论的要点和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蔡守秋 《现代法学》2001,23(4):85-95
文章分析了关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法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 ,认为该理论是说明环境法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的理论 ,是对环境法的长远发展、总体发展起指导作用的理论 ,是将环境道德与环境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以实现环境法治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