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蔡昉 《政策瞭望》2023,(11):45-46
<正>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聚焦国家所需、浙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提出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为全省上下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作了一场深刻的理论辅导和全面的鼓舞动员。完整准确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要增强忠诚核心的政治自觉,必须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拥护“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  相似文献   
52.
在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能否使劳动力得以比较充分地就业,不仅决定了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那么市场该如何配置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配置经历的发展阶段改革以前的中国经济体制模式是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服务的。在资本稀缺的经济中,推行资本密集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不可能依靠市场来引导资源配置,因而必须通过计划分配的机制把各种资源按照产业发展的优先序进行配置。由此,以资本和劳动力为代表的资源或生产要素,既无必要,也不允许根据市场价格信号自由流动。因此,随着50年代这种发…  相似文献   
53.
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继续保持很高比例、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条件下,解决城乡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和治理失业顽症的根本出路,在于经济增长能够不断创造就业岗位,保持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步.为实现这一目标,需澄清一些认识,在改革和发展中,确立更加明确的就业导向.  相似文献   
54.
农民工市民化将创造“消费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昉 《传承》2011,(1):64-65
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在经历着从半包容性向包容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农民工及其家庭在户籍身份和享受均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市民化。在2011年开启的新十年里,这个过程将创造出一个消费巨人。  相似文献   
55.
蔡昉 《新民周刊》2012,(10):37-39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3年就停止增长,人口抚养比停止下降,意味着单纯以劳动力数量衡量的第一次人口红利将丧失。作为当时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重大举措,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于2002年和2003年先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目前每年高校毕业生已经超过600万人,预计2020年超过900万人。  相似文献   
56.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虽已形势好转,但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还有很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就业形势,并非以劳动力市场冲击这种简单和单向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在就业冲击与劳动力短缺、农民工返乡与回城、失业率上升与下降等一系列扑朔迷离的现象中展现。如果不加分析地追循瞬息万变的表面现象,就很难准确地把握当前和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大势。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工就业状况瞬息万变,总体劳动力市场压力下的劳动力短缺现象,等等。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现象,我们该如何认识2010年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57.
以集体学习凝聚共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早已有之,但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却是始于十六届政治局。2002年12月26日,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说:集体学习“要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58.
蔡昉 《前线》2010,(6):49-51
<正>去年,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稳定和扩大城乡居民就业,今年春节后甚至出现了劳动力用工不足的现象。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劳动力市场短期内从过剩到不足的戏剧性转变,呈现出我们面临的诸多机遇与挑战。就业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关乎民生,在21世  相似文献   
59.
<正> 目前,关于如何选取农村第二步改革的突破口这个问题,农业经济界和舆论界众说纷纭,甚至没有一个占主流地位的观点。本文拟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农村第一步改革的局限性我国农村第一步改革是从改变传统农村经济体制入手的,从而打破了多年来生产发展的僵局,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向前发展。但从农村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来衡量,第一步改革所形成的、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新体制却也逐渐暴出某些不完善和需要进  相似文献   
60.
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蔡昉 《理论前沿》2005,(20):18-20
人们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观察到了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对这种现象做出分析,可以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