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官不为",是指党员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怠于履行自身职责与义务,因而降低服务效能以致影响政府公信力的行为,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个别党员干部对权力来源认知有误,缺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容错试错机制尚未建立是"为官不为"的生成机理。政治生态视域下构建防范和治理"为官不为",需要进一步增强和树立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与宗旨意识,提升其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能力与水平以及完善选拔考核和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22.
物权法定原则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物权立法的基石。物权法定原则与物权法的制度价值和规范设计密不可分。物权法中虽多强制性法律规范,但物权法定原则并不排斥私法自治,仍留有当事人自由形成其权利义务的空间。通过介绍物权法定原则的一般理论,指出物权法定原则的局限性,阐述物权法定原则与私法自治的冲突,论证在物权法定原则模式下私法自治的空间:私法自治是物权法定的基础,物权法定的目的在于实现私法自治。  相似文献   
23.
在当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矛盾加剧的背景下,推进和完善行政决策听证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在于如何协调差异和矛盾,聚集民意,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价值前提。协商共识理论为深化行政决策听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指向;行政决策听证的功能在于为理性论辩提供建制化空间以集结民意,制约行政决策;在听证议题的形成、听证代表的遴选、话语规范的确立及其制度保障等主要环节中,通过制度程序的建构,排除权力和金钱的侵入,在平等协商对话中整合利益,集结公共意愿。  相似文献   
24.
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执政水平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基,直接关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要全面落实党中央所做出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纲要,创新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发掘和探索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干部教育培训有效方式和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5.
薛冰 《政府法制》2008,(5):F0002-F0002,F0003
以“筹集公路建设资金,促进公路交通事业,推动山西经济发展”为神圣使命的山西省交通征费稽查局,始建于1987年交通监理体制改革时,原为山西省交通厅交通征费稽查局,1997年更名为山西省交通征费稽查局,  相似文献   
26.
论行政决策听证代表的遴选——基于商谈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决策听证的本质,是以民主程序事先防范公共利益被侵害,以限制行政决策权的恣意。不脱离利益语境的对特定观点的表述和论证能力,以及在理性论辩中的论证和反思能力,共同体现出对决策听证代表资质的要求。优化听证代表遴选方式的基本途径是:将遴选过程架设到非正式公共领域中,为遴选方式的形式合理性注入实质合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27.
行政听证的政治逻辑架构——基于商谈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证制度的本意在于规训和导控行政权力,它可以基于三权分立与制衡的逻辑,也可以运用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来建构。商谈理论强调,行政权力应由源于日常交往所产生的交往权力导控,交往则是基于理由的商谈网络的形成与论辩的互动。针对面临和处理的不同问题,商谈又呈现为三个层次,即实用性商谈、伦理-政治性商谈和道德性商谈。本文认为,遵循商谈理论的逻辑,行政听证可分为以实用性商谈为主的行政项目类听证和以伦理-政治商谈为主的行政规划类听证、以道德商谈为主的行政法规类听证。  相似文献   
28.
网络公民参与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冰 《学习论坛》2010,26(2):38-42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是研讨网络公共领域的基础。网络作为新型公共领域具有平等性、多元性、互动性及批判性等特征。以协商对话为基础的网络公共舆论在公共话题的聚集和辩论过程中形成,并通过与传统媒体互动、专家支持、听证会等途径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网络公民参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政府加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2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坚持贯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着力加强党的整体建设,从而使我党永远保持先进性,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0.
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应当通过完备的法律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来实现.本文旨在全面阐述公平正义的内涵,科学论证公平正义与法律的内在联系,将公平正义贯穿于立法和司法的过程之中,为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