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如何认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不断革命的口号,仍是当前理论界瞩目的一个问题。朱桂谦、绍平同志在《马克思的不断革命思想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文(载《湖南师大学报》1985年第一期)中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也是不断革命的过程”,并以此对我们以前发表过的观点提出质疑。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本文献几个有关的问题集中阐明我们的看法,并同《新探》的作者商榷。一、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究竟是什么性质在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都  相似文献   
2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的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思想深刻,气势恢弘,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和重要现实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新世纪迈进的动员令和宣言书。为了深入学习和领会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围绕“七一”讲话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撰文。现予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3.
邓小平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指出: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成就的经验,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的成就是在邓小平的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指导下取得的。这个理论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这历史背景就是社会...  相似文献   
2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这个理论也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十三大最重大的突破是以初级阶段立论,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进一步确定了市场取向改革的方向。十五大则以初级阶段立论,在所有制理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纲领同最高纲领之间的关系、对未来发展的方向的认识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并非偶然。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过大关,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急…  相似文献   
25.
要看清社会主义的现在和未来,就要考察社会主义的历史;要对社会主义的历史作出确切地描述,就需要把它放到世界历史进程的总背景下考察,尤其需要分析三次技术革命如何推动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是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形成的,它在回应第二次技术革命以后出现的世界性挑战中作出过重要贡献;但它没有经受住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考验,没有能力对新技术革命作出有力地回应,从而走向衰败.苏联模式的衰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起的必要条件.邓小平理论是在回应当今时代挑战中形成和发展的,要进一步回应时代发展的挑战,就必须进行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理论创新和其他创新.  相似文献   
26.
赵紫阳在党的第十三次大会上指出:“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这是一个崭新的重要论断。为什么前者可以“不经过”,而后者则不能“越过”呢?其实这两者都是为生产力发展要求所决定的。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一定发展和无产阶级在居民中占有重要地位,当然就谈不到社会主义革命。但如果具备了这两个条件,这类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就可以而且需要通过走向社会主义来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道路。当历史的辩证发展把社会主义革命提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面的时,许多自命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仍然企图把西欧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这条固定道路搬用到俄国,否认俄国可以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主要论据是:俄国还没有成长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地步,还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列宁反驳道:  相似文献   
27.
"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是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提出的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人类文明(包括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是经验的总结.列宁之所以能形成新经济政策的好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这个方法.在这个方法中,自觉地认识已有知识的局限是前提;强调从各国的特殊而不是一般出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对待经济生活中的自发力量,是一个关键;活跃党内民主生活,是正确总结经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8.
29.
本文试图通过粗略的历史考察,来探讨一个由马克思提出、为列宁和邓小平所继承的发展社会主义观念的方法论原则,这就是:从资本主义适应社会化生产而形成的社会形式中去寻找发展社会主义观念的养料。这对我们理解邓小平理论以及探讨在今天如何发展社会主义观念不是无关紧要的。  相似文献   
30.
社会主义观:从马克思到邓小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要深刻理解这一点,需要考察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在最主要之点上对这三者的关系作一个极为简明的分析。一、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三位一体有人认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比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更接近马克思。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强调社会主义经济的三大特征: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这三条都有来自马克思,而邓小平则对这三条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作出了修正。在他们看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