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0年6月19日晚上8点20分。91岁的柯灵先生在华东医院停止了呼吸。那天晚上,我守在柯灵先生身边。弥留之际,柯老昏迷不醒,从中午,一直到晚上。他以一种安静的方式离开了人间。在病床上,他的身躯看上去那么瘦小,可是,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博大丰厚,浩瀚无际。在精神上,柯灵是一座高山,是一片海洋,他会长久地留在世界上。耸立在人们的视野中,汹涌在人们的心海里。柯灵先生的一生,丰富而又充实。他的文学生涯  相似文献   
42.
杜甫和草堂     
赵丽宏 《民主》2013,(1):62-64
一座草堂,几间茅房,座落在乡野,掩隐在绿荫,堂前有花木,宅畔有流水,春燕在屋檐下筑巢,秋雁在屋顶上落脚。寒风吹过,屋上茅草飞扬,冰雪袭来,梁架摇摇欲摧。  相似文献   
43.
花树皆知友     
赵丽宏 《民主》2013,(5):62-64
杜甫在草堂的日子,不感觉寂寞,有田园天籁,有纯朴乡邻,有诗书相伴,还有一批默默无言,宠辱不惊,饱含情趣的朋友。这些朋友,是草堂四周的花树。这些花树,都是杜甫亲手栽种,杜甫为它们浇水锄草,观察欣赏它们成长的姿态。草堂的宅园之中,有桃树、松树、桤树、柏树、柳树、榆树、棕树、梧桐、楸树、桂树,还有梅、李、橘、橙、梨、枇杷、丁香、丽春和栀子。池塘里,有莲、荷、菱,杜甫日日遇见它们,绿叶遮荫,翠枝拂袖,丝丝缕缕的花香如无形纤手,在杜甫身畔挥动,抚摸着他的身心。  相似文献   
44.
蓬门为君开     
赵丽宏 《民主》2013,(6):62-64
杜甫在草堂的日子清静安宁,常常一个人独酌小酒,独对湖山,独享天籁。然而杜甫定居草堂,在成都也是一个重要的新闻,从京城来的大诗人在这里落户,难免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心。想来草堂看望杜甫的人很多,亲朋好友要来,不认识的人也会来。访客中,有文人墨客,也有村野农夫,有达官贵人,也有平头百姓。  相似文献   
45.
草堂初建成     
赵丽宏 《民主》2013,(2):62-64
浣花溪畔的一亩荒地,成了杜甫的宅园。草堂的设计者,应该是杜甫自己。有草堂古寺的样本,也有诗人一路见识的各种草屋,杜甫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住所。草堂,绝非豪宅,是最朴素的住房,柴门竹篱,泥墙木梁,茅  相似文献   
46.
江河万古流     
赵丽宏 《民主》2013,(8):62-64
杜甫曾以《可惜》为题写五律,阐述自己在草堂岁月的心态: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可惜》)杜甫可惜什么?诗中的解答有些隐晦,但意涵还是明确的。他感叹自己过了少壮之年,感叹自己穷病交困,从前有过的济世之志,已经难以实现,所以可惜。怎么办呢,只能借酒浇愁,只能以诗抒怀。杜甫想到了陶渊明  相似文献   
47.
天地留旧宅     
赵丽宏 《民主》2013,(11):61-64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成为一座空宅。然而人人都知道这里住过一位大诗人,而且草堂宅园的设计风雅别致,周围的景色如画,仍是很多人心中的神往之地。杜甫离蜀第二年,崔宁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崔宁到任后,纳任氏为妾,而这位任氏,本是家住浣花溪畔的民家女子,也算是杜甫草堂的邻居。任氏以前也许曾到过杜甫草堂,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当上了节度使夫人后,她设法将草堂据为自己的宅邸,并在里面大兴土木,整修扩建,  相似文献   
48.
推进全民阅读,营造书香社会,这是一个老话题。我曾经写过好几篇文章,不过还是想再谈谈。  相似文献   
49.
澳洲辽阔的原野和曲折的海岸,是大自然的绝妙创造。在那里旅行,眼帘中的草原、丛林、海滩、礁岩,以及在阳光下窜跃蹦跳的袋鼠,在树叶间出没的考拉,在草原上悠然踱步的鸵鸟,都已经留在我的记忆中再也不会消失。那是异乡的天籁,却也是大自然美妙的表情和声音。海的雕塑在澳洲的海岸看潮听涛,常常使我感觉到大海的神秘和浩瀚。南太平洋深蓝色的波涛汹涌澎湃,包孕天地,每时每刻都在创造伟大的  相似文献   
50.
序文五篇     
海纳百川的胸怀——“《上海文学》五十年”序《上海文学》从创刊到现在,已经整整半个世纪。她几乎伴随着新中国的曲折脚步,一路放歌,一路坎坷,一路激情挥洒,一路悲欢离合。在新的世纪回顾《上海文学》走过的道路,感受她的辉煌和荣耀,体味她的艰辛和甘苦,是一件令人感慨也让人深思的事情。《上海文学》犹如一个舞台,半个世纪来,中国的几代作家在这个舞台上纷纷登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