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政治理论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颜色革命”除了给相关国家政局造成不稳定外,还给整个独联体带来冲击。它动摇了独联体的生存根基,加剧了俄美在该地区的争夺,从而使地区局势产生动荡。由于历史上形成的独联体成员国之间难以割断的经济联系、相互依赖的政治与安全关系以及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等因素,独联体仍有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72.
1999年8月9日,叶利钦总统签署命令,解除了仅工作82天的政府总理斯捷帕申的职务,并任命俄联邦安全局局长、联邦安全会议秘书普京为政府代总理。这是俄自1998年3月以来第4次改组政府,普京是这一期间继切尔诺梅尔金、基里延科、普里马科夫、斯捷帕申之后的第5位总理。现将这次政府改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3.
刚刚就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在经济改革方案出台前,紧锣密鼓地推出了加强国家权力的一系列重大措施,迈出了政改的关键一步,显示出这位“强势总统”的治国理念和政权建设的基本走向。加强国家权力重在改革政权体制普京自90年代中期由地方调到中央工作后,即以克格勃特有的敏锐眼光察觉到俄罗斯的国家权力在不断削弱。他任总理后多次谈到加强国家权力的必要性,说国家调控机制衰弱,法制不健全以及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改革,导致社会犯罪、恐怖活动、贪污腐化和政治极端主义蔓延,民众希望国家恢复其必要的指导和调节作用。在总统竞选纲领中,他向选民承…  相似文献   
74.
梅德韦杰夫任总统后,俄罗斯以总统为核心的政权体制基本未变。由于普京出任总理,政府的作用和议会的权力得到加强,俄原先的“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的权力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但俄罗斯不会形成两个权力中心,“梅普组合”将推动俄罗斯的崛起。  相似文献   
75.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坚实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独立后,中俄关系一直以积极向上的势头向前发展,目前已建立“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种新型的国家关系是中俄两国人民为发展21世纪两国关系作出的最佳选择,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其表现是:(一)战略协作伙伴关...  相似文献   
76.
一、政党的演变俄罗斯的政党发源于19世纪。1816年俄国进步的贵族军官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12年俄法战争的影响下,成立了俄国历史上第一个秘密革命团体“救国协会”。1821年俄国又成立了“北方协会”和“南方协会”。他们主张废除农奴制,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相似文献   
77.
俄罗斯联邦是由89个主体(21个共和国、1个自治州、10个自治专区、6个边疆区、49个州、2个直辖市)、10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苏联解体前,俄联邦主体的分离主义就已露头;苏联解体后,分离主义迅即蔓延,并已威胁到俄联邦的完整和统一。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今年第2期载文承认,俄联邦“由车臣至卡累利阿—鞑靼斯坦—巴什科尔特斯坦—雅库特—布里雅特的崩溃轴心已清晰可见”。本文拟就有关情况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8.
叶利钦病愈后的政策举措及面临的难题蒋莉赵龙庚一叶利钦病愈重新理政后,马上抓住国内局势相对稳定的时机,着手解决一些紧迫问题,特别是国内问题,以便把一个稳定和发展的俄罗斯带进21世纪。目前他已着手解决和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一)解决拖欠债务问题。叶利钦...  相似文献   
79.
大选后的俄罗斯形势赵龙庚,刘桂玲,王郦久TheSituationinRussiaafterParliamentaryElection¥Abstract:In1994,theRussianpolicywillberegulatedanditsoliyi...  相似文献   
80.
“法制国家”这个术语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康德首先提出来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并没有接受“法制国家”的概念。从60年代开始,苏联学术界对法制国家的理论展开了讨论。80年代初,有的学者提出,“苏维埃全民国家是真正的法制国家”,但是苏理论界大多数人认为,苏联社会离建成法制国家的目标还甚“遥远”。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口号,并把它看作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战略任务。苏联宣传说,建立法制国家就是要从本质上提高法律在苏联社会中的作用,使法律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真正的基础,它是“苏联社会民主化的最重要目标”。本文仅根据苏联的报道,就这一问题析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