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86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说“摆平”     
什么叫“摆平”?记得“文化大革命”中,各派组织斗得不可开交,仲裁者标榜“一碗水端平”,可各派都抱怨“一碗水没端平”,是常有的事。这大概就是今天所谓“摆平”或“摆不平”了。应该说它包括让双方或多边(实际利益的和政治观点的)矛盾得以平衡缓和的意思,或者可以理解为“解决问题”吧?“摆平”云云,上海人几十年前甚或更早就有这个话,但从方言进入普通话,从民间进入官场,从口头进入书面,却是近年的事。有些北方朋友不免咬文嚼字,捉摸它的含义。  相似文献   
82.
地震灾连沙暴天,清明谷雨倒春寒。早年抱负成遗恨,同样遭逢亦夙缘。  相似文献   
83.
邵燕祥 《同舟共进》2010,(12):69-69
冰心离开我们已有11年了,但什么时候想起她,都好像就在我们身边。不仅仅是作为文学家而存在,仿佛她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祖母。  相似文献   
84.
邵燕祥 《各界》2014,(10):69-70
你知道我为什么忽然想起那遥远的磨坊吗? 那磨坊在德国的波茨坦,现在有许多中国游客去过,知道那是二战胜利前夕通过《波茨坦宣言》的地方,宣言确定了中国在战后的权益,至今常常被引用;人们想必还都逛了18世纪腓特烈大帝建的无忧宫,捎带着无忧宫前不远的一座老磨坊。  相似文献   
85.
人家常做什么梦我不知道,这么多年来,我只知道自己常做的梦,要么是绕着大街小巷行走,要么孤独地埋头水旱田里干活,或是背着行李到一个陌生的住处寻找铺位,再就是到一个熙熙攘攘或冷冷清清的大食堂打饭,不是没有粮票了,就是打烊收摊了,总之吃不上一碗顺心饭。我没找人解过梦,不管是土法的,还是弗洛依德的。醒着的事情还无可阐释,顾得上梦中那虚无缥缈吗?我想,这大概是反映了"食、色,性也"的第一需要,冥冥中提醒我,吃饭的大事不可轻视吧。老实说,我没有在严格的意义上挨过饿。  相似文献   
86.
老奶奶箱底的“时装”过去流传一句话:“老奶奶的箱底,翻出来就是时装。”不失为相对真理。因为时装之为“时”装,总是“与时俱进”的,贵在于潮流的潮头领先,故有“赶时髦”之说,你追我赶也。但风水轮流转,转来转去,难免也有转回来的时候。物以稀为贵,于是又形成轰动效应,重领风骚若许天。  相似文献   
87.
不久以前,我在四川见到马识途和孙静轩两位老同志,他们说你从北京来,余杰就业的问题解决了吗,我茫然无所知;他们说,就是发生在你们全国作协的事,你怎么不知道?很抱歉,我今年只在末班车“福利分房”缴买房款的时候登了一回作协的门。于是只好改话题。他们走后我想,马识途同志是中共的老地下工作者,40年代领导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学生运动,《红岩》作者之一的罗广斌就是由他联系的青年,他至今还这样关心一个年轻的作家,看来不仅是身为四川作协主席的职责之故;诗人孙静轩年轻时就是浪漫派,直来直去,有啥说啥,老来仍喜欢与年轻…  相似文献   
88.
狂欢不再     
1976从1949年投身的第一次狂欢,到1976年参与的第二次狂欢,中间相距二十七年。共和国的时代,毛泽东的时代。我从一开始就采取对新政权积极维护和捍卫的立场。合众社记者基昂1949年2月1日从北平发出的电文中称:“北平平静地好奇地接待征服者,各种学...  相似文献   
89.
春节后有一天,偶从电视上看到播出电影《基度山伯爵》。如果说,在五十、六十年代的中国,曾有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等外国文学作品的风行,值得在什么史册上添注一笔的话,那末,到了六七十年代,大仲马的《基度山恩仇记》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也是值得一提的。那时候,在公众的书市、书架、书桌上,所有被江青谥为“封、资、修”“名、洋、古”的文学著作,都已扫荡一空。但是解放前上海出版的蒋学模译《基度山恩仇记》四卷本,则因江青的青睐,而在一定范围内传阅不歇。  相似文献   
90.
有一阵子没听说“反动”两个字了。过去常说“国内外反动派”,现在是说“国内外敌对势力”了,最近在一则有关执法新闻报道里,却又见到“思想反动”几个字,于是便又咀嚼起来。什么叫反动?在“文革”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毛泽东的语录说,反动者,就是“逆时代潮流而动”也。而时代潮流,在众人那里,常常被理解成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