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86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怪与不怪     
本刊选发的杂文,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也常被一些报刊摘登和全文转载.本期发表的三位杂文家的作品,邵燕祥的冷隽深沉,情感浓烈;张宿宗的轻松活泼,讽刺幽默;朱铁志的娓娓而谈,言此意彼,可谓光彩纷呈,各具特色.杂文是时代感应的神经,也永远是一个有待开拓的艺术世界.我们欢迎杂文家和读者,再多一些地给我们惠赐别有新见、鞭辟入里、形式创新的佳篇力作.  相似文献   
82.
我们照例是逢五逢十办纪念,然而“文革”三十周年行将悄然度过。逢五逢十不纪念,平时就更轮不上了。想必因为好事才纪念,坏事不纪念,“文革”不能不列为坏事。《关于建国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把它跟毛泽东晚年错误联系在一起,也不能不联系在一起的。中共中央郑重地许诺“彻底否定文  相似文献   
83.
我在这里要写的,不是我所看到的,而是我没有看到的。 在美国许多地方,我看到“仿古”的农村和街区。在这里,有穿着一百年前服装的老奶奶坐在百年老屋的古旧椅子上织毛线,有今天的中年人在一如旧观的铁匠炉表演打铁,等等。这些进入角色的人,不管是以此为职业,还是作为义务活动的志愿者,他们日常的生活都是另一回事。  相似文献   
84.
“官“价     
从中共中央组织部的通报看到,2000年年底,山西省吉县人大开会前夕,副县长姜建仲向39名人大代表每人派送现金500元,共计行贿19500元,以涉嫌破坏选举罪受到刑事拘留。 关于吉县,我只知道这是万里黄河上壮丽的壶口瀑布所在地。这次姜某破坏选举罪表现为贿选,无非是希望连选连任,并且"扶正"当县长。但他原来是怎么当上的副县长,该也是上届县人代会上选出的吧?那次也行贿了吗?花了多少钱?这些是通报上没有提到似也用不着一提的,属于"历史旧账"了。 记得前几年传媒报道基层选举中的贿选丑闻,曾有朋友为文欢呼,说是一大进步,因为谋…  相似文献   
85.
在图书广告上看到一本书,叫《改正了也是坏同志》,带着些调侃的味道;我不知道书里说的是什么,所谓“改正”是一般地指改正了错误呢,还是特指经过“改正结论”的原右派分子。不是“改正”二字使我敏感,而是“坏同志”一词使我心有灵犀地会心而笑。“同志”这个中文词,恐怕比任何外文中的同义词都更具悠久的历  相似文献   
86.
正东方出版社出版定价:39.80元本书辑录了作者在1989-1990年期间闭门读史、秉烛夜思的文章,文史底蕴深厚。作者读古诗词、读鲁迅的文章、读《管锥篇》,有对前人书中思想的思考和质疑,有对书中情景的想象,读后种种妙悟汇成一集;既有切中要害一针见血的"评点江山",也不乏诗人温情的"忆往昔""看今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全书共144篇小文,或用诗歌吟诵时代、谱写沧桑,或用匕首解剖自己、审视历史;文笔优美,随意翻阅便可获  相似文献   
87.
远看吕日周     
如 果有更多的人谈论吕日周 ,也许会使话题深入下去。最有发言权的是当地的群众 ,也包括当地持各种观点的官员。不过 ,那恐怕须假以时日 ;还须没有人出来说 ,就是一个市委书记嘛 ,在长治工作三年 ,调到省里去了嘛 ,有什么好议论的 ,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有人说 ,随着吕日周的调任 ,“名噪三年的‘吕日周现象’也将结束”。其实在前三年里 ,吕日周之名 ,只是“噪”在长治市 ,此人再度成为“有争议的人物” ,而争议主要是在当地 ,争议的影响不出于官场之外 ;似乎只是到了这三年的尾梢 ,有媒体对吕重点报道 ,这才“名噪”于全国。我所见到的媒…  相似文献   
88.
名家谈杂文     
说人话,不说鬼话 邵燕祥 说人话,不说鬼话:这就是我的杂文观。 其实又何限于写杂文;写什么文字不要说人话? 其实又何限于为文;作文即说话,一个人难道不是时时处处都该说人话? 但因有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或对所有人都是满嘴鬼话,写成文字则满篇鬼话,才显得人话可贵! 文采,艺术性,思想性,诚然重要,“言之不文,行而不远”;但首要的,须是人话。 什么叫人话,是不须解释的了。 1996年2月11日  相似文献   
89.
题目上这几个字是我赠诗人王玉祥诗中的一句。全诗是:万人如海一身藏,知有承德王玉祥。都为民瘼成义愤,每从曲笔现苍茫。热河风雪寻驴背,绝塞云霞入锦囊。闲倚宫墙观魏阙,朝晖夕照换兴亡。  相似文献   
90.
豆选情结     
也算怀旧吧,我想起我读的第一本毛泽东著作,是《论联合政府》,那是在1946年初,旧政协在重庆召开,一时好像有成立联合政府的一线希望。刚刚结束八年抗战,中国人多么盼望能够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