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事业,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领导这一宏伟事业的核心.那么,党在"治国理政"时,如何才能做到科学有效?这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胡锦涛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科学总结了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思想,指出了党在新时期科学有效进行"治国理政"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是走向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而合理的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有助于这一转变。本文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的现状出发,把农民分为八个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阶层,并对转型期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这有利于执政党对农村社会的科学认知和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不仅开辟了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而且也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科学的回答。对于前者理论界已做了详尽的阐述,本文仅从后者做一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4.
郭玉亮 《求实》2012,(1):43-47
当前,利益冲突是我国诸多社会矛盾的症结点,无论是劳资利益冲突、社会分配利益冲突、政府和公众利益冲突,还是既得利益集团与广大弱势群体之间利益冲突,由它们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以利益冲突为视角,科学有效地协调利益冲突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基点。  相似文献   
15.
十七大以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对策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课题,并且提出了扩大党内民主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围绕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观点和新思路,许多理论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就加强党内民主建设问题的对策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现将其主要观点进行述评,以期推动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在逻辑及其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化是大众化理论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根本目的;时代化是中国化的客观依据,中国化是时代化的理论总结;大众化是时代化内在要求,时代化是大众化的内在活力。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体现了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属性和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在中国的科学总结;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必然要求;是引领中国社会进步和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当前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现状,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政策性建议,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党员廉洁意识现状调查及分析研究》课题组,在西安地区多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对象主要包括高校主管部门的领导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576份,回收率96%。根据问卷反馈的结果,课题组对当前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和归纳,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系统地研究陈云的党建理论,必须首先了解陈云党建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把握其发展脉络,这是深入研究陈云党建理论的基础。陈云党建理论主要内容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可分为两大组成部分和三大历史时期。两大组成部分包括革命时期的党建理论与执政党时期的党建理论;三大历史时期是:革命党建设理论的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革命党建设理论的成熟和进一步发展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深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郭玉亮 《传承》2007,(7):8-9
邓小平作为"八七"会议筹备者,精心选择会址,慎密接待与会代表,周详安排代表食宿,做了很多事务性的工作,为会议的顺利召开作出了特有的贡献,是"八七"会议的幕后功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