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毛泽东在西柏坡立的规矩有:建立健全党委制,召开地方各级党代表大会,党委会工作方法,开好干部会议,领导者力戒骄傲,加强执行中央政策纪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协商、长期合作,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管理城市和生产建设方法,“两个务必”,进京“赶考”。这些规矩,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时至今日,仍保持它的效力。  相似文献   
4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集中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崇高追求. 20世纪上半叶,孙中山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主题,弃旧图新,鞠躬尽瘁,为中国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推开了藩篱.之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前仆后继,英勇奋斗28年,建立了新中国,为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创造了社会前提.  相似文献   
43.
阶段主要矛盾是毛泽东提出的两类主要矛盾中的一类。正确认识和处理阶段主要矛盾,直接关系事物发展的进程和方向。根本矛盾是过程主要矛盾中的一类,为消除对两类主要矛盾在不加过程和阶段词冠时所形成的“语义”障碍,凡表述事物过程的主要矛盾,应使用根本矛盾概念。根本矛盾规定并影响阶段的主要矛盾,阶段主要矛盾是在根本矛盾基础上发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44.
朱德在党的八大有重要的理论建树。对社会主义建设困难条件和有利条件的分析,构成了朱德的国情思想;建立社会主义家业的论断,符合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与毛泽东的"铲地基"、"起房子"思想一脉相承,是新中国发展总目标所要求的,与党的八大确定的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异曲同工;新中国成立后的29年,是创立社会主义家业的时期。  相似文献   
45.
陈云的过渡时期的基本思想,是经过工业化基础的奠定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建成社会主义。这体现了他求真务实的唯物主义态度。1957年底中国过渡时期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翌年,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46.
把全国贯彻实施宪法,当作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对党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反映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确立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为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抓住了依法治国的纲、政治文明建设的纲。十六大提出依法执政这个历史性命题,为实行宪政确立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社会主义社会是改革的社会陆仁权对于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把它看成是一个完美无缺、凝固不变的社会,相反,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需要不断改革的社会。恩格斯说:“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  相似文献   
48.
党的十五大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是,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认识的重大突破,对于我们认识“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有重大指导意义。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49.
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之后,是侧重从所有制关系的角度来认识这一经济制度,还是侧重从共同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这一经济制度,直接涉及对“制度”不同含义的取舍,也涉及能否准确地理解党的十五大有关精神。下面谈谈我们的认识。一、共同发展的经济方针和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相继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理论再认识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50.
1919年“五四”爆发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历史进步的丰碑,它比辛亥革命更深刻,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的领导作用。五四运动时期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科学与民主旗帜,对封建主义文化进行全面出击,开始把反对封建文化与反对军阀统治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也使一般民众头脑中有民主和科学的概念。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相继由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纷纷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的早期研究、宣传和传播中,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并投入到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最忠诚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