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创建的社会主义家业。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创建社会主义家业过程中制定的方针、政策、战略步骤,提出的一系列好思想、好主张,是毛泽东思想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这份思想理论财富,从中构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理论,可填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虚而不实的理论空白。  相似文献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命题,它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概括为统一的理论体系。科学地理解理论的创新,全面地把握创新的理论,对于我们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更好地发挥理论指导作用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怎样一种科学理论呢?很多人恐怕都能说出个A、B、C,但要说得很清楚、很深刻、很全面,那就不一定了。  相似文献   
63.
毛泽东系统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的基本思想,引领了延安时期全党的学习运动,使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准备掌握新中国各级政权训练各方面干部和人才,是西柏坡时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一项紧迫、繁重任务。  相似文献   
64.
关注民生是西拍坡建国精神的题中之义.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党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任务,取得了一定经验,做出了一定成绩,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改革开放30年来.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一系列好政策,与时俱进地推进民心工程安民工程,使西柏坡建国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5.
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伟大目标“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它集中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崇高追求和新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66.
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于1992年4月2—4日在广州举行“学习邓小平重要谈话”理论研讨会。会议主题是: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为指导,正确吸取苏东演变的教训,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会议首先围绕如何正确吸取苏东教训,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的问题展开讨论。与会者认为,苏东演变的原因很复杂,但从深层原因看,主要是这些国家长期以来经济建设没有搞好。因此,尽快把经济搞上去,是社会主义国家最大的政治,是反和平演变的中心任务,其他各项工作必须坚决服从并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本末倒置或搞出“两个中心任务。”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产生的深远意义,是研讨会的热点论题。与会者一致看  相似文献   
67.
人民民主建国精神贯穿于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中,与资产阶级的国会制度是对立的.它是马克思主叉国家学说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人民民主各项制度载入共同纲领,被定型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人民民主事业经过建国后60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人民民主建国精神发扬光大的生动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时期,党中央都旗帜鲜明地反对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充分体现和捍卫了人民民主的伟大建国精神.  相似文献   
68.
十五大报告充分论证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的条件。报告指出 :“这一制度的确立 ,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由此可以看出 ,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总的依据是两条 ,一是依据社会主义性质 ,即主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性质 ;二是初级阶段的国情 ,即主要是生产力不发达的基本国…  相似文献   
69.
①毛泽东在九月会议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明确回答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问题,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创立。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为建国的政治纲领。②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决议》等决议,是扩大党内民主开创各级党的民主建设新局面的里程碑。③创建新中国是一项伟大系统工程。新中国的国家体制的设计和经济结构的性质的确立及两项政治准备起于西柏坡。建立新中国起步或奠基在西柏坡。④继党的七大从作风层面概括了立党的三大作风之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又概括了以立党、执政、创业为宗旨建设新世界的两个“务必”新作风。这个理论创新,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70.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讲话》博大精深,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立足新的实践,分析新的情况,回答新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优秀企业主可以入党,是《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深读这篇纲领性文献,感到《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