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西柏坡时期围绕着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的两项历史任务,党中央开展了学习马克思主义活动。一是以学习《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第二章,引领全党全军纪律建设;二是全党干部1948年系统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工作、城市工作、军事工作的一系列新政策、新策略;三是毛泽东三次部署党的中高级干部把读马列著作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一个政治任务来注意”;四是党中央规定各级党校把学习马克思主义放在培训的首位。这次学习使我党政治成熟程度得到极大提高,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2.
中共一大时党的创建者们就确定了"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的目标。经过28年浴血奋斗,中共中央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谋划了"重建国家"、建设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一次中央全会,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举行的一次以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毛泽东在会议的结论中高度评价了会议的历史地位:"这次二中会会,按其性质来说,就是一次党的代表会议。"独具鲜明政治特色的会议主题,使七届二中全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上最精美的扉页。回顾这次会议重大决策,对纪念全会召开60周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政治文明概念是马克思1844年提出的。但这一概念只在马克思著作中出现过一次。150多年来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未用过它。但我们应看到,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是蕴涵着丰富的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里,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概念,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不但赋予了小康社会的政治内涵,使小康社会内生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辉,而且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航程。  相似文献   
74.
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围绕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任务和主题展开的理论与实践中孕育和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主要之点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惠民精神,人民民主的建国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进取创业精神,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科学精神,“进京赶考”的奋发有为精神。  相似文献   
75.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概括了建党85年以来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五条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建设的客观规律,与党的建设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一致的,它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回答了什么是党的先进性、为什么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如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等重大问题,明确指出党的先进性必须体现在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上,体现在对人民利益的维护和实现上,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上,体现在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上,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上。这些经验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五项原则、五大法室。  相似文献   
76.
十五大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科学论断的学习和讨论非常热烈,发表了不少深刻的见解。但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上,却存在一定分歧。有的同志提出,应该把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共同发展的多种经济成分也看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并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上述观点有一定代表性,它涉及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和属性的认识。正确认识基本经济制度属性,关系到能否完整、准确地理解十五大精神,关系到  相似文献   
77.
江泽民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四个“同样重要”的思想,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定位,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新阐述、新发展。它标志着我们党新的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确立。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一对孪生兄弟,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共同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起推动作用。江泽民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定位,是对“三个代表”思想内涵的丰富和拓展。  相似文献   
78.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何时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主题的问题,理论界的传统观点是,起始于剥削阶级作为完整阶级被消灭、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1957年。针对这种观点,我曾在《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3期撰文,以新中国建立后的头三年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后,人民大众同残余形态的地主、官僚资产阶级的敌我性质的  相似文献   
79.
周恩来反对官僚主义,一方面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在他领导党和国家的活动之中,另一方面是他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官僚主义深恶痛绝,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剖析,指出了克服和纠正的方法。在《周恩来选集》中,《关于昆曲〈十五贯〉的两次讲话》、《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反对官僚主义》等三篇光辉文献,作了较为集中地论述。 一 在《反对官僚主义》一文中,周恩来列举了二十种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 1、脱离领导、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2、强迫命令的官僚主义;3、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  相似文献   
80.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最高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初步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框架。邓小平同志创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过去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定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它为毛泽东思想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总的科学体系。这两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两次历史性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两座理论丰碑。深刻认识这两座理论丰碑的形成及历史地位,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更好地用新的实践经验发展和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好地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作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