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青年文化研究是近年来我国青年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为总结这方面的成果,探讨青年文化研究的深层问题及未来走向,本刊与北京青少年研究所于今年4月26日联合举行了一次学术座谈会.座谈会由谢维和博士主持,黄志坚教授到会讲了话.与会者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摘登部分与会者的发言和书面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2.
历经三年半时间,《管文蔚回忆录》及其《续编》终于在人民出版社出齐。这部洋洋54万多字的回忆录,生动而详尽地记录了管文蔚同志本人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直至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的情况,不仅使我们看到一位几十年始终坚定不移地追随党干革命的老同志的忠诚身影,也使我们从作者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事件中,强烈地感受到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近几十年的时代风云。作者在《后记》中这样写道;“我撰写这些往事回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后人提供一点研究史料,并告诉青少年一些当年斗争的真实情况,使之懂得革命道路是艰难曲折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真实,铁铸般  相似文献   
33.
(三)青年发展现状评估 1、80年代以来的这十几年是中国青年人口素质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在这期间,由于我国的经济、科技、商品生产高速度发展,全民族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青年人的生长条件及环境获得明显改善,在人均收入、消费水平、营养结构、医疗保健和文化教育设施等各方面都有所增长,这为青年人口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4.
论青年观     
所谓青年观,指的是关于青年这一客体的最一般认识。在纳入学科范围之前,这种认识往往是感性的,具有较多的非理性成份。一旦进入学科范围,它就成为方法论原则的重要体现。从研究者个体来看,青年观总是直接指导着具体的研究过程,它的影响是实实在在可以把握的。那么,青年观之于方法论原则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中国内地青年研究状况综论︵之一︶●陆建华曲力秋许多内地学者认为,学科研究意义上的青年研究,是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不久的80年代初开始的。在这之前很久就有关于青年问题、青年工作(主要是有关共青团工作)、青年运动历史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多以政策研究或工...  相似文献   
36.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在过去十多年期间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党政领袖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加强这一工作的呼吁,年复一年,从未间断过。但不能不承认,其成效并不大,于是就有诸如“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薄弱”的基本评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大气候与小气候因素的影响固然极其明显,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我们对工作对象——青年及其思想状况——的科学认识与把握很不够,或者说,对青年思想现状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笼统的肯定或否定的层次上,而缺乏对这种现状的具体的分析。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中久久难以消除的“对牛弹琴”、“隔靴搔痒”、“缺  相似文献   
37.
漫画父子兵     
一九八四年湖南《刺玫瑰》漫画报第二期刊登了老漫画家陈惠龄创作的肖像漫画《笔耕》,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新华文摘》转载这一漫画时,把画题改为《漫画世家——陈惠龄、陈景凯、陈景和、陈景国》。 今年七十岁的陈惠龄,解放前就读于上海美专,学的是油画。由于受丰子悄、张光宇等进步漫画家的影响,他慢慢地迷恋上漫画创作。从他一九三六年在上海《时代漫画》杂志发表第一幅作品算起,陈惠龄从事漫画创作已经整整五十年了。 这半个世纪,陈惠龄跨越新旧两个社会,发表了一千多幅漫画。他的漫画创作贯串着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对祖国、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表现了  相似文献   
38.
人们普遍接受这种说法,青年研究的发展历程就是学科化的历程;学科化的程度往往被认为是判定青年研究的科学性与效益性的尺度。罗马尼亚学者F.马赫列尔(F.Mahler)将这段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学科阶段、单学科阶段、综合学科阶段),也不无道理。我觉得,我国青年研究学科化的历程刚刚开始,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工作是,对国外青年研究学科化的历程进行更深入的把握,即从方  相似文献   
39.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黄曲霉毒素@陆建华@倪正平@黄飞@张启南@李文广@陈建国¥江苏省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黄曲霉毒素陆建华倪正平黄飞张启南李文广陈建国(江苏省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226200)笔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江苏...  相似文献   
40.
一、青年发展及其理论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范围内,青年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相关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理论色彩斑斓多姿,人类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历史学的乃至哲学的研究视角,经常被采纳,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相对主义的、结构主义的,乃至神学的理论取向,各有其施展理论魅力的空间。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框架,就是“青年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