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程样国  陈世润 《求实》2006,3(12):25-26
《江泽民文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论述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立场;思想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政治问题;端正学风,努力把全党的学习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发表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完善的纪律立党新理念。党的十九大上,纪律立党再次得到强化。这是继毛泽东强调思想建党、邓小平强调制度治党之后,我党管党治党理念的再次飞跃。它蕴涵了科学定位、尊崇党章、创新内容、突出重点、狠抓执行等主旨内容。需要全党在加强教育、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发挥纪委及领导干部作用、加强巡视和提高政治站位等方面综合推进。  相似文献   
23.
随着信息技术的急剧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它对我国工人阶级具有双重性的影响.一方面,它促进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它又给我国工人阶级带来一些问题.针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整合工人阶级队伍,认真对待农民工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工人阶级始终成为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4.
陈世润  彭文龙 《探索》2011,(5):24-27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向,它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正确回答了在中国怎样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产生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以中国化为核心,必须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5.
关于井冈山精神的研究有许多不同的回答.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视角审视井冈山精神,可以得出一系列新的认识:井冈山精神是一种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客观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动态价值生成系统;是一个由多维度的潜在价值所构成的意义结构.  相似文献   
26.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就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江泽民总书记在《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健康发展。不能只强调前者而不讲后者,也不能只强调后者而不讲前者,否则都会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都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27.
毛泽东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内容丰富的调查研究思想,为制定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奠定了基础,成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只有始终坚持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8.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理论特色非常突出。“一国两制”理论准确地把握了世界的态势和时代特征,表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一国两制”构想奠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实基础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哲学深度,表现了深刻的理论性;“一国两制”理论的前提是“一个中国”,没有“一国”即无“两制”,表现了原则的坚定性。  相似文献   
29.
人的发展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问题,在各个时代,有关人的发展的问题总是被不断地提了出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和十六大报告中,全面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这既是在现时代对人的发展问题的关注和反思,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拟就这个问题通过比较的方式作一阐述。一、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哲学史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是马克思的阐明社会主义理论时的一个重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相似文献   
30.
在中国红土地上培育出来的独特的红色文化,是“政治性质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中最强有力的声音,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软实力不仅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而且还有实践和文化的来源,有具体的软实力价值表现形态。把握好红色文化传播的战略途径,将给世界文化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