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陈潭 《法人》2010,(2):11-11
“为啥子我每个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而你们公布的全市月平均工资却高达2000多元?为什么多数人感觉自己的工资‘被增长’了?”日前.彭应吉等10位重庆市人大代表就此询问市统计局:“平均工资能不能真实地代表老百姓的收入?”  相似文献   
22.
政治现代化是为了实现社会发展总目标自觉进行政治变革、推进政治发展的一种从传统政治走向现代政治即从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的活动过程。政治现代化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的选择和走向,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政治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然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是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基本方略。一、法治: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和保障依法治国的实质就是法治。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与人治相悻。人治,是传统政治的形态,是一种封建色彩极浓的…  相似文献   
23.
陈潭  李松柏 《人民论坛》2012,(2):104-105
乱相频生的私人会所滋生了腐败的灰色空间,裹挟了诸多损害公共利益与破坏公共秩序的不良因子,其运行的隐蔽性与私密性,给监管带来新的难题。深究私人会所腐败的表征,探寻治理私人会所腐败的逻辑,是有效监管私人会所运行的关键所在。以建章立制、会费监管的有限公开、行业自律为逻辑起点,推进私人会所监管的规范化、公开化与民主化。  相似文献   
24.
有关婚检的争论由来已久,今年6月24日以来,随着黑龙江省决定恢复减少婚检寻租的有利途径,也是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建构的政策反映。强制婚检制度,婚检是自愿还是强制, 又一次成了各界人们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人和婚变"为个案,分析了由政策缺陷所产生政策缝隙的原因,以及由此而导致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所出现的非合作博弈困局。文章认为,面对"政策空子"所出台的"政策补丁",只能是临时补救的权宜之计,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才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必然路径。调查制度、听证制度、咨询制度、公示制度、监督制度、反馈制度的输入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公共政策既是民主的产物,同时又是民主的反映,是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政治产品。要实现公共政策民主,走向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就必须开展公共政策调查、公共政策听证和公共政策咨询,广泛收集和表达民意,引导和动员公民参与公共决策。  相似文献   
27.
民主既是一种治国理想,也是一种包含制度、程序和技术的治理实践。民主是一个内含多变量的政治函数,民主函数值的最大化取决于变量的多少或大小。一种高质量的民主是需要成本、需要文化、需要参与、需要信息、需要技术、需要法治、需要程序、需要学习、需要妥协、需要共享的。  相似文献   
28.
陈潭 《美中公共管理》2005,2(3):8-12,34
价格听证是兴起于西方国家的一种价格制定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都举行过价格听证会。但是由于中国听证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的价格听证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缺陷。随着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通过经营者、消费者和监管者的多方努力,中国的价格听证制度将不断地走向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29.
陈潭 《人民论坛》2010,(4):12-14
当下的网络正在改变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态,成为了国家政治生活函数当中的重要变量。在网络空间里,网民所表达的政治情感被物化、政治意见被扩散化、政治冲动和愉悦被感染化,被寄托了的民主愿景展示在人人可见的电子化时空之中,网络时代的民主意象不断诠释着网络民主的现实和未来。  相似文献   
30.
中国"不差钱"的GDP快速增长描绘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迸发出的巨大财富能量。然而,"中国模式"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向型模式,其在发展和前进中因经济和社会结构发展的片面性,出现了城乡差距、阶层差距、地区差距、生态危机、腐败现象、群体性事件等系列"不高兴"的负面后果。"中国模式"的基本经验在于基本摆脱了过去"大跃进"和"文革"等国家运动式治理的经验教训,采取了走向"不折腾"的制度化治理方式,这成为维持和推动"中国模式"不断趋于完善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