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77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就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鲜明提出"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尺度"。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  相似文献   
72.
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社会和谐和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同时还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契机。在包含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障体系是基石。早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就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73.
领会“包容性增长”的深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2009年11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的《合力应对挑战推动持续发展》重要讲话中提出"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时隔不到一年,他又于今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发表的《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致辞中再次强调"包容性增长",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4.
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扩大内需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内需不仅是当前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良性循环与发展的战略选择。扩大内需的落脚点是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使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然而,近年来收入分配格局的失衡成为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乃至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为此,应采取有力措施,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入手,积极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75.
76.
77.
始自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深化,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从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嬗变。在这场始料不及的金融风暴中,没有任何经济体可以幸免。经历了三十年改革开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地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今年的经济走势与去年相比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宏观经济政策也经历了一个大转变。  相似文献   
78.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能否打好开局,对于整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都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处,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首先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努力寻求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增强综合国力,是解决中国各种难题的基础。大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增长需要出口拉动,但主要靠扩大内需;扩大内需需要投资拉动,但更需要消费需求的增加。因此,明年经济工作的立足点应该是注重扩大内需,理顺投资与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与此同时,要继续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盲目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79.
《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一种组织经济增长的新思路》一书自1995年7月第一次出版至今已经连续修订了5次,最近修订的第六版又已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正所谓:经典的理论是不会老的。尽管这本书已经出版十多年了,但经过作者钟阳胜同志的不断修改充实,今天拿起来研读仍然耳目一新、富有启迪。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孜孜以求、不懈探讨的话题。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等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把对经济增长过程的分析作为自己理论的核心,悉心探究工业革命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规律,得出了“一部分社会产品的积累和投…  相似文献   
80.
收入分配制度的创新,缓解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冲突,推动了那里的经济发展。综合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创新理论同西方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的合理内核,可以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用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创新机制,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