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0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如何致力于社会和谐,是所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开拓的精神,主动借鉴和汲取他国的经验和做法,准确把握和谐社会建设的共同规律,有益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混合法的制度设计:"法律"与"法官"的折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今人的分析方式对中国古代法律进行研究,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法律兼有大陆法系的"制定法"与英美法系的"判例法"特征,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体系中,律的稳定性与权威性不容置疑,但律文的简明扼要又为法官在司法实践中的"造法"留有充分的空间.这种"制定"与"判例"并重的混合特征,使中国古代法律样式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法官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也举足轻重.法律与法官的折中正是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社会混合法体系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法”的概念的阐述,论证了“古代法”与“传统法”的区别。作者认为古代法是静止的、并已经成为历史的不可更改的客观存在。而“传统法”则是人们对以往过去了的法律及法传统的理解和解释。因此,传统法是古代法与现代法之间的桥梁,是流动并仍在不断变化着的。甄别古代法与传统法之间的关系,其学术意义在于追求历史的真实并对法的演变规律进行理论探讨;现实意义在于自觉地把握传统法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以便有意识地“激活”传统法中的有益因素,使法律更完美地体现优秀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到春节前后,伴随着千千万万的城市务工人员的返乡和返城,“民工潮”这一字眼就一再成为报刊媒体和人们议论的热点。国家统计局2002年的一项统计表明,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2亿人,其中绝大多数是从农村来到城市务工经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民工。在中国境内出现的庞大农村流动人口,正使中国社会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作于西周穆王时期的《吕刑》是研究西周以至三代的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的重要资料.周灭商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制礼作乐",至成、康之时,天下已经基本安定.  相似文献   
16.
马小红 《政府法制》2012,(31):53-53
康熙年间,著名清官于成龙在广西罗城县令任上遇到一起纠纷,说的是八月十五的前一天,年过花甲的钱归氏到罗城县城东街的老字号糕点铺“月中桂”买月饼而引发的案件。节日前夕,“月中桂”生意兴隆,人来人往。嘈杂间,买了60个月饼的钱归氏与店家发生了争吵,60个月饼,每个5文钱,共300文钱,钱归氏说钱已付给店家,拿着月饼要回家;而店家却说尚未收到钱归氏的月饼钱,所以不让钱归氏出店门。恰好于成龙路过此地,被双方拦住,要求明断。  相似文献   
17.
浅谈哲学的"无用"之"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源于智慧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哲学思维水平制约着个体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这是哲学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特有的内在发展逻辑决定的。思辨是哲学发展也是问题解决的基本逻辑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发展是硬道理的丰富和补充,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积极稳妥地推行绿色GDP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提出的全新发展思路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今天所说的法治,若追根溯源,无疑来自西方的传统。但是,当西方的法治随着殖民的炮火而风靡世界,当西方人用武力将法治推向世界各地时,人们发现,法治在不同地区的作用并不相同,模式也并不唯一。位处中国发展前冲的直辖市,在中国式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20.
马小红 《法学研究》1987,(2):83-85,71
《礼记·;曲礼上》中记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及法律制度都起过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