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基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地缘政治的竞争和战略的不信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一刻也没有松懈。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迫使美国调整了对华实施"分化"战略的策略;同时,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改革深化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的增多、社会冲突的加剧为美西方的"分化"活动提供了诸多契机和借口。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分化"活动出现的新形式与新特点,为了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中国不仅要在策略方面进行应对,还需要在战略层面提出适应国家整体发展的"顶层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在"软实力"上构建一套让全世界都信服且能与西方相抗衡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2.
当代恐怖主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恐怖主义已成为影响世界稳定和地区安全的首要威胁与影响和平发展的巨大阻力,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国际社会对其进行了联合打击,但其活动仍呈蔓延之势,表现出鲜明的政治性、组织性、非国家主体性、隐蔽性、突发性、宗教性等特征,并呈现出恐怖主义组织类型与恐怖手段多元化、组织形式网络化与分散化、恐怖主义活动国际化等发展趋势,必须予以密切关注,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情报预警工作,努力把恐怖主义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3.
当前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核心。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新变化,社会改革新目标的确立,使政治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成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与核心内容。新形势下我国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采取的"西化分化"战略没有改变。中国在社会全面转型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发生"颜色革命"的土壤和条件并没有消除,诱发"颜色革命"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这些风险因素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较量依然激烈,深化改革中交织叠加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等等。有效防范和化解"颜色革命"风险,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导权,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从而筑牢防范抵御"颜色革命"的钢铁防线,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安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和蔓延,不仅成为全球性的突出问题,也对我国的稳定、发展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十四大以来执政党形成了一种统领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兼顾传统与非传统两个方面的全面系统的新安全观。根据执政党对非传统安全威胁问题的重视和对其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定位,如何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成为当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予以高度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并不是在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出现时才出现的。以非传统安全视角观之,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雾霾"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新隐患;恐怖事件威胁扩展蔓延;极端事件频发加剧社会恐慌心理;网络谣言凸起恶化社会公共安全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规模及影响持续增大;"全民焦虑症"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隐忧;转基因问题的争论逐渐凸显粮食危机的风险。当前,我国社会公共安全面临的态势正日趋复杂、严峻。  相似文献   
17.
网络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使社会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和愉悦的同时,也成为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平台和工具:网络渗透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挑战;网络舆论成为影响政治决策的民意表达新渠道;网络参与使传统政治参与体制面临新挑战;网络恐怖主义成为影响政治稳定的恐怖主义新形式。  相似文献   
18.
政治稳定源于社会公众对政治体系的政治认同。维护政治稳定除了需要制度、法律等强制手段以外,更需要赢得民众对所在政治体系的认同感。由此,维护政治稳定不仅需要转变维稳思维,创新维稳模式,更重要的是:遏制腐败,改善政治生态环境,取信于民,增强执政合法性;深化改革赢得民众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构建价值信仰体系,为政治稳定提供信仰认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恐怖主义活动源是指在某些领域由于某种矛盾冲突激化到一定程度而具备实施恐怖活动条件的阶层(群体)、组织及人员.恐怖主义活动源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的条件外部环境与内在条件,主要集中在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民族、宗教、邪教及秘密结社、网络等领域.在反恐防恐工作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对恐怖主义活动源的掌握和控制.具体来讲就是对情报的掌握与对可能实施恐怖活动的组织或人员的控制;从逻辑上讲,就是从源头上掌握和控制恐怖主义活动的机会和可能,这也许是反恐防恐工作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北非中东变局透视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突尼斯刮起的“茉莉花”革命引起北非中东政局相继发生急剧变化。透视和分析北非中东变局警示我们:外部势力的插手和干预是北非中东变局的重要因素;信息化时代先进科技手段的巨大的力量和作用不容忽视;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要有充分的自信;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是应对国内外日益复杂形势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