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波黑和克罗地亚曾是前南斯拉夫的两个共和国。战火燃烧在波黑,但与之相邻的克罗地亚也深深地卷入了这场战争。两个国家的首都萨拉热窝和萨格勒布的各阶层人士和舆论对和平协议既表示欢迎,又怀有深深的疑虑,反映了波黑战乱虽已结束,但和平协议的实施不会一帆风顺。 萨拉热窝:穆斯林 谨慎欢迎 塞族恐慌不安 1995年12月14日,波黑和平协议在巴黎签署时,记者正好在萨拉热窝采访。当天该市  相似文献   
22.
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号称防务问题的“达沃斯论坛”,吸引了欧美各国国防政要和智库人士参加。与会者高谈阔论,话题自然离不开伊拉克战后北约面临的种种挑战。 伊拉克战争对美国与德法等主要盟国之间关系造成重创,但彼此还需要维持北约的形式。去年,也是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美国防部长拉姆  相似文献   
23.
黄泳 《瞭望》1992,(18)
最近,西方国家在援助前苏联方面有一些引人注目的举动:4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和兼任西方7国集团主席的德国总理科尔同时宣布,西方将向俄罗斯提供24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援助;目前,美、德等西方工业国家还在筹划为独联体其他成员国家以及波罗的海3国提供类似的经援。  相似文献   
24.
25.
黄泳 《瞭望》2002,(45)
十多天前我国的TCL集团一次反弹琵琶式的举动备受人们的关注。10月25日,TCL集团在慕尼黑举行了一个热烈而简朴的仪式,庆祝其收购后的德国施耐德电器有限责任公司重新开张。有100多年历史的施耐德电器公司的原主人为德国施耐德集团。该集团有两家下属公司,即施耐德电器公司(主要生产电视、音响  相似文献   
26.
黄泳 《瞭望》1992,(Z1)
华盛顿专电 美国总统布什2月1日在戴维营会见了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 这是苏联解体后美俄两国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美国舆论认为,对叶利钦来说,同布什会谈的重要性不亚于出席安理会首脑会议。因为叶利钦需要通过会晤向美国阐述其经济改革方案和前不久提出的核裁军计划,争取美国的政治合作和经济援助,并确立俄罗斯作为苏联利益继承国与美国打交道的特殊地位。就  相似文献   
27.
黄泳 《瞭望》1994,(39)
9月18日晚,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在最后一刻与海地军方领导人达成协议,迫使他们自动交权,从而避免了一场迫在眉睫、以美国为主的多国部队入侵海地的行动.这项协议是以美国前总统卡特为首的美国代表团在同海地军方经过10多个小时的艰难谈判后达成的.根据协议,在海地议会通过一项大赦法后,海地军方领导人将尽快交出政权,其交权日期最迟不得超过10月15日;军方交权后,流亡美国的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将回国复职;1.5万名美军及多国部队从10月19日开始在海地军方的配合下进入海地,以保证“协议得到执行”.  相似文献   
28.
西雅图专电11月18日,记者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的专机,抵达西雅图这座大西洋彼岸城市,报道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所见所闻,令人难忘。迎接21世纪的挑战此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该组织成立4年来第一次最高领导人聚会,共有亚太地区12个主权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及中国台北、香港地区的经济官员参加。应东道国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邀请江泽民主席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29.
黄泳 《瞭望》1989,(45)
华盛顿专电 美国的名牌大学在招收学生时对不同种族实行“配额”政策,许多美籍亚裔学生因而被拒之门外,引起亚裔团体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据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和美国“传统基金会”的一些学者调查,70年代后期起,随着大批亚洲移民涌入美国以及亚裔学生成绩显著提高,报考美国名牌  相似文献   
30.
黄泳 《瞭望》1994,(41)
9月26日至2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以主权国家元首的身份第三次访问美国。同前两次一样,叶利钦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强调了一番两国的“伙伴关系”;但不同的是,两国领导人坦率承认,美俄之间也存在分歧。克林顿称,美俄之间是“并不完全一致的伙伴关系”,叶利钦则认为,美俄就象一个家庭似的,免不了要“争争吵吵”。西方舆论认为,美俄伙伴关系正在进入“蜜月后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