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24篇
  2009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忆师陀     
黄裳 《瞭望》1993,(41)
我与师陀相识,大约在1946年顷。他是霞飞坊的常客,我也常去。他经常访问的却并不是巴金,而是住在同一所房子里别一家主人。虽然见面点头,但并不熟悉。只知道他是有名的小说家,曾经得过大公报的文学奖金,与何其芳、曹禺同  相似文献   
12.
配套     
黄裳 《瞭望》1984,(19)
去年冬天,朋友从广州给我捎来了一只煤油取暖器,说是上海的冬天没有火不好过,有了这个也许可以为我的工作带来一些方便。马上去买了几斤煤油试用,不料弄来弄去总是点不燃。请朋友把说明书译出来,仔细研究,才知道这炉子要用“白煤油”,一般纯度差的油不行。什么是白煤油呢?去请教内行,原来就是解放前充斥于城乡的那种美孚牌、壳牌火油。那时,这种大量倾销的火油,是外国人吸取我们民族血液的一种重要手段,今天是早已不见了。我们国家现在有了自己的大油田,连同步卫星都上了天,难道连“白煤  相似文献   
13.
黄裳 《瞭望》1984,(37)
刘郎的《闲居集》已在半年前出版,作者逝世也快四年了。长时期来总想写点什么介绍一下这位诗人和他的作品,因为我一直认为他的人与诗都有着一种非比寻常的特色,使人难以忘记。我和他相识,大约是一九四六年前后的事,但更早以前就是他的读者了,三十年来,交往并不密切,只是到了十年动乱的后期,才常常通信和在一起谈天。我们本来都在一个干校里劳动。他后来退休了,回到上海;我那时正背着可怕的“政治包袱”,几乎交亲断绝。就是  相似文献   
14.
黄裳 《瞭望》1986,(38)
不久前上海曾自发地形成过一个“古玩市场”。说“市场”,也许有点夸大,那其实不过是一条小街,摆了一些地摊,许多人在出售古钱之类的真假古玩而已。我不想搜购古董,所以也没有去观光,但后来听说是下令取缔了。 古玩摊竟可以自发地成为“市场”,并有那  相似文献   
15.
假山     
黄裳 《瞭望》1991,(11)
30多年前偶然在旧书店买得叶燮的《已畦集》22卷,康熙写刻本,非常高兴。尤其有趣的是这是刘蓉峰(恕)的藏书。前后有“花步寒碧庄藏”、“曾在东山刘惺常处”、“寒碧庄章”、“臣恕私印”、“蓉峰氏”等七八方印记。刘蓉峰就是今天苏州有名的留园的旧时主人。 叶燮是清初的名诗人,他的《原诗》是清人诗话中的名作,后来我也得到了一部康熙原刻本。籍贯署的是嘉善,但在文集前却署吴江。其实他晚年是住在苏州的。文集中有一篇《假山说》,是很有意思的文字。他对苏州名园的假山说了一  相似文献   
16.
黄裳 《瞭望》1991,(23)
龚自珍(定庵)逝世的第二年,儿子龚橙抱遗稿来到扬州,请魏源(默深)撰序。魏在序中自称龚的“执友”,对遗文作了审定,“源既论定其中程者。校正其章句违合此”,定庵遗文是曾经魏源改定过的。 魏源自称是定庵的“执友”,但两人关系是否真  相似文献   
17.
怀油条     
黄裳 《瞭望》1985,(17)
好久没有上街吃早点了,不知道市场上的情况。昨天从报上看到上海的“大饼、油条、豆浆、粢饭供应日趋减少”的消息,吃了一惊。原来人民必需品的这“四大金刚”无论是供应网点还是供应数量都急剧下降了。  相似文献   
18.
秋山图     
黄裳 《瞭望》1990,(27)
三年前的秋天,曾经到常州去过一次。常州旧名武进,是一座人文荟萃的名城。到处都有文化遗址,可惜没有很好的保护、修整。东大街的洪亮吉故居,已经拆成一片瓦砾,只剩下了破败的三楹旧屋,又听说唐荆川(顺之)墓早已被发掘,变成一个大粪坑,最近才得修复。东坡旧居是苏轼终老之处。这地方在一个小巷子里,有“藤花旧馆”填绿的山石门额,不过是近代的东西。里面有楠木厅,据说就是东坡故居所在,但其实至早也只是明代的建筑。这里现在已经  相似文献   
19.
报春     
黄裳 《瞭望》1984,(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这种变化正以方兴未艾之势继续向前推进。四面八方传来坚实沉着的前进脚步声,恰似一阵阵隐隐春雷,正象那个古老的节令——惊蛰所暗示,冬眠的蛰龙终将振鬣腾飞,难以估量的可以移山倒海的巨大力量将被逐步解放出来。它将为社会主义祖国带来怎样新的变化,这一切,目前确实还很难做出精确的估计。  相似文献   
20.
黄裳 《瞭望》1984,(29)
整整五十年前,鲁迅先生写过两篇谈“京派”与“海派”的文章。时移世换,那一场论战已成为历史陈迹,不再有多少现实意义了。但先生的有些话,在今天看来,依旧很有味道。一说起“海派”,人们大抵首先会想起京戏。既名“京戏”,可见这是北京的土产。但它一离家门,来到外省,例如上海;不久就开始变了样,和旧式不全同了。偏爱“纯种”的人看了不舒服,虽然不能不承认它还是“京戏”,但要在前面加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