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86篇
工人农民   1115篇
世界政治   2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9篇
法律   5173篇
中国共产党   155篇
中国政治   322篇
政治理论   2001篇
综合类   43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84篇
  2017年   1221篇
  2016年   103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1029篇
  2010年   1149篇
  2009年   723篇
  2008年   872篇
  2007年   858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观点和新论断,特别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一精辟论断,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用发展  相似文献   
992.
由于地域和专业的特殊性,地方高师院校在新一轮发展战略机遇期中处于不利地位。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明确定位,找准优势,从学术生产能力、人才生产能力、管理力和文化力等方面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地方高师院校才能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93.
略论我国当前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立法的直接目的是要使法得到实施,最终目的则是调整、规范社会关系,使社会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这既取决于法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又取决于法的体系内部是否和谐。 由于立法的不周延以及立法侵权等原因,直接造成了法的体系内部不和谐,其突出表现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委规章等相互之间不协调一致。由此便带来了法的实施困难重重:要么无所适从,要么各取所需,妨碍了法的统一实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日益盛行的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本文拟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立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立法权限问题 在立法实践中存在着严重的侵权现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有人称之为“立法无序”。表现在: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情况。一方面,存在着立法混乱,本该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民事诉讼法》,却是由其常委会制定,直到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才修改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先由全国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Recent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 Asia demonstrates a slowly but steadily changing security culture from, first, an informal, consensus-based and often hidden way of managing security to a more open and explicit discourse and, second, from a statist realist definition of security as hard or military security to a broader, liberal understanding that covers the whole spectrum of human,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ecurity. This security culture in the making also touches upon formerly tabooed issues such as sovereignty and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new approach has removed obstacles in relations between Europe and East Asia and contributed to the emergence of security as a cornerstone of the co-operation agenda since 1998.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a rapid translation of the inter-regional discourse on security into a working programme or even specific policies is hindered by the prevalence of diverging views on the nature, scope and degree of institutionalisation in Europe-East Asia relations.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